首 页 铁路 地铁 税务 电力 常识 交通 移动 学校 矿业 银行保险 医院 烟草
当前位置 —> 本站首页学校化学 ∷ 2020年东瑞化工中级工题库
文件分类 最近更新

2016山东化学省考试题库 1675
2016高校网络教育计算机统一考试 1663
2018初中英语冠词专项练习题 1541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抽考 1440
2019甲醇湿法脱硫考试题库 1342
2019东瑞化验第三季度考试题库 1342
2019压缩工段考试题库 1333
2019年除氧站考试题库 1324
2019精馏试题题库 1322
2020年东瑞化工技师题库 1287
2016山东化学省考试题库 12
2019甲醇湿法脱硫考试题库 10
2019转化岗位考试题库 10
2019压缩工段考试题库 10
2019年除氧站考试题库 9
2019循环机工段考试题库 9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抽考 9
2020年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题库抽考题库 8
2020年东瑞化工技师题库 8
2019年精脱硫考试题库 8
2018铁路线路工中级题库题库 5226
2016新版机车电工(电力)中级工技能鉴定 4797
2023年上海局车站安检工种抽考题库(新) 4665
2017铁路中级司机题库 4262
2019铁路中级线路工题库 4064
2018铁路机车电工考试题库 3688
2020鄂尔多斯煤校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试题 3597
2023年上海局车站客运工种抽考题库(新) 3533
2016铁路线路工中级理论知识资源库 3408
2022年上海局南京客运段一季度抽考题库 3012
【软件介绍】

考试通是我们针对android系统手机新开发的一款手机用模拟考试的软件,自己可以增加题库,完全免费、更新及时、操作简单等特色,是考试练习的必备软件。如有需要制作或分享的自己题库,可以将考试题库发到yjg72889@163.com邮箱点击下载参考格式,我们帮忙制作,也可以自己制作,参考的制作方法

考试通软件下载:android手机版本

以下为试题库,可以用考试通直接下载使用:
文件名称: 2020年东瑞化工中级工题库
所属行业: 学校 二级分类: 化学
试题题数:共有【996】题 打开方式: Android/
添加时间: 2020/3/29 19:05:44 点击次数:  1269
下载地址:    查看    人气:600
   下载    人气:669

   文件简介及使用说明
   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A
A.特定行业
B.所有行业
C.服务性行业
D.教育
2.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B
A.完全相同
B.有各自的特点
C.适用于所有的行业
D.适用于服务性行业
3.职业道德是一种()机制。
C
A.强制性
B.非强制性
C.普遍
D.一般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要求人们()。
A
A.义利并重
B.重利轻义
C.重义轻利
D.注重个人利益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因此人们应该进行()。
B
A.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的竞争
B.诚信为本,公平、公开、合理的竞争
C.“和为贵”的竞争
D.行业垄断的竞争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因此人们应该()。
D
A.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B.无责任感
C.无风险意识
D.最大的发挥自主性,增强自主性道德观念
7.企业文化的内容不包括()。
B
A.企业职工职业道德
B.企业人数
C.企业形象
D.企业环境
8.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的关系是()。
A
A.职工职业道德的提高能促进企业文化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B.职工职业道德的提高不能影响企业文化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C.企业文化的发挥与职工职业道德无关
D.企业文化不包括职工职业道德
9.企业文化的内容不包括()。
C
A.企业规章制度
B.企业目标
C.企业产品种类
D.企业礼俗
10.职业道德不可以协调()的关系。
D
A.职工之间
B.职工与领导之间
C.职工与企业之间
D.职工家庭成员之间
11.树立职业理想,正确的选择是()。
D
A.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才能树立职业理想
B.从事报酬高的的职业,才能树立职业理想
C.从事社会地位高的职业,才能树立职业理想
D.确立正确的择业观,才能树立职业理想
12.加强职业道德可以()企业凝聚力。
C
A.消除
B.减弱
C.增强
D.降低
13.加强职业道德不可以()。
D
A.提高企业产品的服务的质量
B.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C.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D.杜绝假冒伪劣
14.加强职业道德可以()。
B
A.降低企业竞争力
B.提高企业竞争力
C.减少市场竞争
D.增加市场竞争
15.加强职业道德不可以()。
C
A.有利于企业摆脱困境,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B.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创造企业品牌
C.减少市场竞争
D.提高职工个人文化素质
16.下面有关文明礼貌的论述错误的是()。
D
A.文明礼貌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B.文明礼貌是从业的基本条件
C.文明礼貌是一生一世的事情
D.文明礼貌只是要求从业人员语言美
17.下面有关文明礼貌与企业形象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B
A.文明礼貌是企业形象的重要内容
B.文明礼貌只是个人的事情与企业形象无关
C.职工个人形象对企业整体形象有影响
D.做一个文明职工有利于企业发展
18.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不包括()。
C
A.仪表端庄
B.语言规范
C.待人冷淡
D.举止得体
19.下面有关爱岗敬业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D
A.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爱岗敬业是现代企业精神
C.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条重要规范
D.爱岗敬业与企业精神无关
20.下面有关爱岗敬业与职业选择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B
A.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要求人们爱岗敬业
B.是否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与职业选择无关
C.是否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只与服务行业有关
D.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要求爱岗敬业
21.下面论述中不是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的是()。
C
A.树立职业理想
B.强化职业责任
C.增加个人收入
D.提高职业技能
22.下面有关诚实守信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D
A.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法则
B.诚实守信是企业的无形资本
C.诚实守信是对树立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D.诚实守信是古老的伦理道德规范,与现代企业发展无关
23.下面有关诚实守信与为人处世的关系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B.诚实守信只是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与为人处世无关
C.诚实守信是从业之要
D.诚实守信是确保人类社会交往,尤其是经济交往持续、稳定、有效的发展的重要保证
24.下面论述中不是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的是()。
C
A.忠诚所属企业
B.维护企业信誉
C.绝对服从单位领导
D.保守企业秘密
25.下面有关办事公道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D
A.办事公道是指坚持原则,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实事求是的待人处世
B.办事公道是企业能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C.办事公道是企业赢得时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D.办事公道是企业领导的事情,与普通员工无关
26.下面论述中不是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的是()。
B
A.坚持真理
B.以权谋私
C.公私分明
D.公平公正
27.作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就应该()。
C
A.把社会、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B.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C.敢于负责,躲避风险
D.坚持原则,无私无畏
28.下面有关勤劳节俭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D
A.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勤劳节俭有利于防止腐败
C.勤劳节俭是企业家的成功修养
D.勤劳节俭只是持家之道与企业发展无关
29.下面有关勤劳节俭与增产增效之间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
B
A.勤劳能促进效率的提高
B.节俭能降低生产成本,勤劳与增产增效无关
C.节俭能降低生产成本
D.勤劳节俭有利于增产增效
30.下面有关勤劳节俭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A.勤劳节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B.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可持续发展无关
C.勤劳节俭是持家之道,与可持续发展无关
D.勤劳节俭是资源稀少的国家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国地大物博,不用重视这个问题
31.在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D
A.只要是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除碳酸盐外的含碳类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除碳酸盐、碳酸氢盐外的含碳类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除碳单质、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碳的金属化合物外的含碳类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32.在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C
A.醇、酚、醚都是有机化合物
B.羰基类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
C.碳酸盐、碳酸氢盐是有机化合物
D.碳的金属化合物一定不是有机化合物
33.在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中,()说法是不正确的。
C
A.羧酸及其衍生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B.胺类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
C.碳单质、碳的氧化物是有机化合物
D.金属羰基类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
34.在对有机化合物易燃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所有有机化合物都极易燃烧
B.由于有机化合物的熔、沸点比无机化合物低,因此有机化合物都易燃
C.将化合物置于坩埚盖上加热,若发现着火或炭化变黑,则一定是有机化合物,而无变化者则一定是无机化合物
D.多数有机化合物有易燃烧的特性
35.在对有机化合物易燃性质的叙述中,()说法是不正确的。
B
A.多数有机化合物有易燃烧的特性
B.将有机化合物置于坩埚盖上加热时,若用强火加热,则有机化合物燃烧后,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而不留残渣
C.有机多卤化物不易燃烧
D.将有机化合物置于增塌盖上加热时,若用小火加热,多出现炭化变黑的现象
36.在对有机化合物易燃性质的叙述中,()说法是不正确的。
D
A.有机多卤化物不易燃烧
B.羧酸盐在燃烧后,会留有残渣
C.有机碳纤维材料的燃点,有的会达到3000℃左右
D.乙醚等低沸点化合物,由于易挥发而不易燃烧,只会爆炸
37.在对有机化合物熔、沸点低的解释中()是正确的。
A
A.由于有机化合物多为分子型晶体化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
B.由于有机化合物多为线性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
C.由于有机化合物多为网状型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
D.由于有机化合物多为小分子型化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
38.对丙酸(沸点为141℃)和乙酰氯(沸点为51℃)沸点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A.由于丙酸中的分子含有羟基,具有缔合作用,而乙酰氯分子中没有缔合作用,因此在沸点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B.由于丙酸的摩尔质量比乙酰氯的摩尔质量小,因此在沸点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C.由于丙酸是线性分子,而乙酰氯为网状分子,因此在沸点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D.由于丙酸是极性分子,而乙酰氯是非极性分子,因此在沸点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39.在对甲醇(沸点为65℃〉和乙院(沸点为一88.6。C)沸点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B
A.由于甲醇是极性分子,而乙院是非极性分子,因此在沸点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B.由于甲醇中含有氢键,而乙院中没有氢键,因此在沸点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C.由于甲醇的摩尔质量比乙烷的摩尔质量小,因此在沸点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D.由于甲醇是极性分子,而乙烷为网状分子,因此在沸点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只要是有机物就不溶于水
B.一由于有机官能团均为憎水性基团,因此有机物不溶于水
C.一般情况下,一个亲水性基团,可带4~5个碳
D.乙二醇中由于含有二个亲水性基团,因此它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
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由于醇中含有亲水性基团羟基,因此醇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
B.由于甲醇中含有1个碳和1个羟基,因此甲醇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
C.由于硝基为亲水性基团,因此三硝基苯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
D.由于胺基为亲水性基团,因此苯胺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
4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乙二醇中由于含有二个亲水性基团,因此它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
B.由于胺基为亲水性基团,因此均苯三胺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
C.由于异丙醇中含有1个羟基,因此异丙醇可以与水混合
D.由于正丁醇中含有1个羟基,因此正丁醇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
43.在下列叙述中()说法是正确的。
C
A.只要是化学反应,无论是无机反应,还是有机反应,均要配平反应式
B.有机反应速度较慢,一般采用加催化剂的方法,就可加快所有有机反应的速度
C.由于有机反应的副反应多,在合成过程中,多选用步骤少的合成过程
D.由于有机物不易溶于水,因此有机合成只能在有机溶剂中进行
44.对有机反应速度较慢的解释中()是不正确的。
D
A.由于有机反应都为分子反应,因此反应速度较慢
B.由于有机反应都为非一元反应,因此反应速度较慢
C.由于有机反应都为多分子反应,因此反应速度较慢
D.由于有机反应中的分子运动速度较慢,因此反应速度较慢
45.对有机反应中副产物多的解释中()是正确的。
A
A.由于有机反应都为分子反应,都会形成中间过渡态所致
B.由于有机反应都为非一元反应所致
C.由于有机反应都为离子反应所致
D.由于有机反应中的分子运动速度较慢所致
46.C4H10O属于()类有机化合物。
D
A.烷
B.醛
C.酸
D.含氧
47.CH3OC2H5属于()类有机化合物。
C
A.醇
B.酸
C.非(不)对称性醚
D.对称性醚
48.乙二醇属于()类有机化合物。
D
A.一元酸
B.一元醇
C.多元酸
D.多元醇
49.对烯烃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D
A.烯烃化合物一定会发生加成反应
B.烯烃的通式为CnH2n
C.烯烃化合物一定含有双键
D.烯烃化合物一定会发生取代反应
50.对烯烃结构特点的叙述中()是不正确的。
A
A.所有的碳一碳双键均能任意角度旋转
B.碳一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C.在化合物中至少有一个碳一碳双键
D.烯烃类化合物不如烷烃类化合物稳定
51.在对烯烃类结构特点的叙述中()是正确的。
B
A.含有碳一碳双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烯经
B.在烯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一碳双键
C.烯烃类化合物不如烷烃类化合物稳定
D.多环烷烃与单烯烃的通式相同
5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时CH3CH2CH2CH2CHCH3CH=CH2化合物应叫()。
A
A.3-甲基庚烯
B.5-甲基-6-庚烯
C.丙基异丁基甲烷
D.无法命名
53.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时CH3CH(CH2CH3)CH=CHC(CH3)3化合物应叫()。
D
A.无法命名
B.2,2-二甲基-5-乙基-3-己烯
C.2-乙基-5,5-二甲基-3-己烷
D.2,2,5-三甲基-3-庚烯
54.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时CH3CH2CH(CH2CH3)CH2CH(CH2CH3)CH2C(CH3)=CH2合物应叫()。
D
A.无法命名
B.2,4-二甲基-6-乙基辛烯
C.7-甲基-3,5-二乙基辛烯
D.2-甲基-4,6-二乙基辛烯
55.下列对烯烃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
A.含2~4个碳原子的烯烃为气体
B.含4~8个碳原子的烯烃为液体
C.含2~3个碳原子的烯经不为气体
D.含8~12个碳原子的烯烃为固体
56.下列对烯烃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含2~4个碳原子的烯烃为气体
B.含5~15个碳原子的烯烃为液体
C.含18个以上碳原子的烯烃为蜡状固体
D.含4-8个碳原子的烯烃为液体
57.下列对烯烃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A含2~3个碳原子的烯烃不为气体
B.含2~4个碳原子的烯烃为气体
C.含5~15个碳原子的烯烃为液体
D.含18个以上碳原子的烯烃为蜡状固体
58.对于烯烃来说下列反应中()是加成反应。
D
A.AR-CH=CH2+Mn04-→RCOOH+C02+Mn02+H20
B.R-CH=CH2+Cl2→RCH=CHCl+HCl
C.CH3-CH=CH2﹢Br2→CH2BrCH=CH2+HBr
D.CH2=CH2+F2→CH2FCH2F
59.对于烯烃来说下列反应中()是加成反应。
A
A.AR﹣CH=CH2+ICl→RCHICH2C
B.lCH3-CH=CH2+Cl2→CH2ClCH=CH2+HCl
C.R﹣CH=CH2+Cr2O72-→RCOOH+C02+Cr3+H20
D.R﹣CH=CH2→R﹣C≡CH+H2
60.对于烯烃来说下列反应中()是加成反应。
C
A.ACH3﹣CH=CH2+I2→CH2ICH=CH2﹢HI
B.R﹣CH=CH2+03→RCOOH+C02+H20
C.R﹣CH=CH2+H20→R-CH2CH20H
D.R﹣CH=CH2→R-C三CH+H2
61.对于烯烃来说下列反应中()是氧化反应。
B
A.ACH3﹣CH=CH2+Br2→CH2BrCH=CH2+HBr
B.R﹣CH=CH2+Mn04﹣→RCOOH+C02+MnO4+H20
C.R﹣CH=CH2+H20→R﹣CH2CH20
D.R-CH=CH2→R-C三CH+H2
62.对于烯烃来说下列反应中()是氧化反应。
D
A.R-CH=CH2→R-C三CH+H2
B.R-CH=CH2+HClO→R-CH2CH2Cl0
C.R﹣CH=CH2+HCl→R﹣CH2CH2Cl
D.R﹣CH=CH2+OH﹣+KMnO4→R﹣CH(OH)CH2(OH)+MnO2↓
63.对于烯烃来说下列反应中()是氧化反应。
C
A.AR-CH=CH2+HCl→R﹣CH2CH2Cl
B.R﹣CH=CH2+H2→RCH2CH
C.R-CH=CH2+Mn04-+OH﹣→R-CH(OH)CH2(OH)
D.R-CH=CH2→R-C≡CH+H2
64.在下列反应中属于聚合反应的是(〉。
B
A.ARCH=CH2+HCl→R﹣CH2CH2Cl
B.CH2=CH2→[CH2-CH2]
C.R﹣CH=CH2+Mn04-+OH﹣→R﹣CH(OH)CH2(OH)
D.R-CH=CH2→R-C≡CH+H2
65.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聚合反应的是()。
D
A.nCH2=CH2H2→[CH2﹣CH2]n
B.nCHCl=CH2→[CHCl-CH2]n
C.nCHCl=CHCl→[CHCl-CHCl]n
D.R-C=CH2→R-C三CH+H2
66.在下列反应中属于聚合反应的是()。
A
A.nCHCl-CH2→[CHCl-CH2]n
B.R-CH=CH2+Mn04-+OH﹣→R﹣CH(OH)CH2(OH)
C.R-CH=CH2→R﹣C≡CH+H2
D.CH3﹣CH=CH2+Br2→CH2BrCH=CH2+HBr
67.在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醇的化合物是()。
D
A.C6H5-OH
B.H3CCOOH
C.C4H6O
D.C6H11-CHOH-CH3
68.在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醇的化合物是()。
C
A.C6H5OH
B.CH3CH2COOH
C.CH2OHCH20H
D.CH3COCH3
69.在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醇的化合物是()。
B
A.CH20HCH20H
B.CH3CH2COOH
C.CH3CH20H
D.C6H5CH20H
70.下列化合物中属于伯醇的是()。
C
A.C6H50H
B.CH3CH2COOH
C.CH3CH2OH
D.(CH3)2CHOH
71.下列化合物中属于仲醇的是()。
D
A.CH3CH2COOH
B.C6H50H
C.CH3CH20H
D.(CH3)2CHOH
7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叔醇的是()。
C
A.CH3CH20H
B.(CH3)2CHOH
C.(CH3)3COH
D.C6H50H
73.按系统命名法称下列化合物,正确的是()。
D
A.CH30H可称为木醇
B.CH3CH20H可称为酒精
C.CH3CH(OH)CH3可称为二甲基甲醇
D.CH3CH2CH20H可称为正丙醇
74.按系统命名法称下列化合物,不正确的是()。
C
A.CH30H可称为甲醇
B.CH3CH20H可称为乙醇
C.CH3CH(OH)CH3可称为异丙醇
D.CH3CH2CH2OH可称为正丙醇
75.按系统命名法命名的(CH3)2C(OH)CH2CH3化合物,正确的是()。
B
A.二甲基乙基甲醇
B.2-甲基-2-丁醇
C.2-甲基丁醇-2
D.异丙基乙醇
76.下列对一元醇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由于羟基是亲水性基团,因此含五个以下碳的饱和一元醇,均溶于水
B.C1~C13的饱和一元醇均为液体
C.C1~C6的饱和一元醇具有酒精气味
D.C12以上的饱和一元醇为无臭无味的蜡状固体
77.下列对一元醇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C15以上的饱和一元醇为无臭无昧的蜡状固体
B.C1~C14的饱和一元醇均为液体
C.直链一元饱和醇中含C4以下碳的醇具有酒精气味
D.由于羟基是亲水性基团,因此含五个以下碳的饱和一元醇,均溶于水
78.下列对一元醇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C18以上的饱和一元为无臭无昧的蜡状固体
B.含C4以下的一元饱和醇或C4的支链醇均溶于水
C.C1~C15的饱和一元醇均为液体
D.直链一元饱和醇中含C8以下碳的醇具有酒精气味
79.在叙述一元饱和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时不正确的是()。
C
A.醇能在无水的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
B.醇能与钢、钠、镁等活泼金属反应
C.醇不能与铝发生反应
D.甲醇的反应速度最快
80.在叙述一元饱和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时正确的是()。
C
A.乙醇与活泼金属钠的反应速度最快
B.醇只能与钾、钠等较活泼金属反应,而与镁等金属不反应
C.醇能在无水的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
D.甲醇能在任何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
81.在叙述一元饱和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时正确的是()。
D
A.醇能在无水的条件下与金属钠反应
B.醇不能与铝发生反应
C.在醇与活泼金属反应时,甲醇的反应速度最慢
D.醇能与钾、钾、镁等活泼金属反应
82.在叙述一元饱和醇与氢卤酸的反应中正确的是
D
A.醇只能与氯化氢作用
B.叔醇与氯化氢的反应速度最慢
C.在醇与氯化氢反应时,不需要任何催化剂
D.在醇与氢碘酸反应时,不需要任何催化剂
83.在叙述一元饱和醇与氢卤酸的反应中正确的是()。
C
A.叔醇不能与氯化氢反应
B.在醇与氯化氢反应时,不需要任何催化剂
C.在醇与氯化氢反应时,需要用无水氯化锌作催化剂
D.在醇与氯化氢反应时,需要用氧化锌作催化剂
84.在叙述一元饱和醇与氢卤酸的反应中正确的是()。
D
A.(CH3)3COH﹢HCl→×
B.RCH2OH+HCI→RCH2Cl+H20
C.醇只能与氯化氢作用
D.在醇类与氢卤酸的反应中,甲醇与氯化氢的反应速度最慢
85.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一元饱和醇与含氧无机酸的反应是()。
C
A.ROH+HNO3→RONO2+H20
B.ROH+H2S04→ROSO3OH+H20
C.ROH+HA→CH3COOR+H20
D.ROH+H3P04→ROPO(OH)2+H20
86.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一元饱和醇与含氧无机酸的反应是()。
A
A.CH3OH+HCOOH→HCOOCH3+H20
B.ROH+HPO3→ROP02+H2O
C.ROH+HN02→RONO+H20
D.ROH+H2SO4→ROSO3OH+H20
87.在下列反应中属于一元饱和醇与含氧无机酸的反应是()。
C
A.ROH+HA(C)→CH3COOR+H2O
B.CH30H+HCOOH→HCOOCH3+H20
C.ROH+HNO2→RONO+H20
D.CH3OH+HOOCCOOH→CH3OOCCOOH+H20
88.在下列反应中属一元饱和醇脱水的反应是()。
C
A.ROH﹢HNO2→RONO+H2O
B.ROH+H2SO4→ROSO3OH+H2O
C.RCH2CH2OH→RCH=CH2+H2O
D.CH3OH+HCOOH→HCOOCH3﹢H2O
89.在下列反应中属一元饱和醇脱水的反应是
A
A.2CH3CH2CH2OH→CH3CH2CH2OCH2CH2CH3+H2O
B.CH3OH+HOOCCOOH→CH3OOCCOOH+H2O
C.ROH+HNO3→RONO2+H2O
D.ROH+H2SO4→ROSO3OH+H2O
90.对于醇的氧化反应解释正确的是
B
A.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烯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B.异丙醇在三氧化铬作用下生成丙酮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C.醇在亚硝酸的作用下生成亚硝酸酯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D.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硫酸酯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91.对于醇的氧化反应解释正确的是
C
A.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醚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B.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环氧烷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C.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D.醇在硝酸的作用下生成硝酸酯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92.对于醇的氧化反应解释不正确的是
D
A.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B.异丙醇在三氧化铬作用下生成丙酮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C.醇在空气中反应生成酸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D.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环氧烷的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
93.在下列叙述醇的制备方法中,可行的一组是()。
A
A.秸秆的发酵、烯烃的水合、醛酮的还原
B.秸秆的发酵、烯烃的氧化、羧酸的还原
C.烷烃的氧化、烯烃的氧化、羧酸的还原
D.烷烃的氧化、烯烃的水合、羧酸的氧化
94.在下列叙述醇的制备方法中,可行的是(
D
A.烷烃的氧化
B.羧酸的还原
C.烯烃的氧化
D.烯烃的水合
95.在实验室制备少量醇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D
A.烷烃的卤代
B.烷烃的裂解
C.烯烃的氧化
D.醛酮的还原
96.最常见的一元饱和醇是()。
A
A.甲醇
B.乙二醇
C.丙三醇
D.丁烯醇
97.最常见的一元饱和醇是
A
A.乙醇
B.聚丙烯醇
C.木糖醇
D.丁烯醇
98.最常见的一元饱和醇是
A
A.乙醇
B.木糖醇
C.丙三醇
D.苯酚
99.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醛酮类的是()。
C
A.RCOOR’
B.RCH(OH)CH3
C.RCOCH3
D.RCH(OH)CH(OH)CH3
100.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醛酮类的是()
B
A.RCONH2
B.CH3COCH3
C.RCOCl
D.RCH(OH)CH3
101.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醛酮类的是()。
B
A.(CH3CO)2O
B.CH3CH2CHO
C.RCONH2
D.CH3COC1
102.根据与羰基相连烃基的不同醛(酮)可分为()。
C
A.脂肪族醛(酮)
B.脂肪族醛(酮)、脂环族醛(酮)
C.脂肪族醛(酮)、脂环族醛(酮)、芳香族醛(酮)
D.脂肪族醛(酮)、脂环族(酮)、芳香族醛(酮)、不饱和族醛(酮)
103.根据分子中所连烃基的饱和程度的不同醛(酮)可分为()。
B
A.饱和醛(酮)
B.饱和醛(酮)、不饱和睦(酮)
C.饱和醛(酮)、不饱和醛(酮)、脂肪醛(酮)
D.饱和睦(酮)、不饱和醛(酮)、脂肪醛(酮)、脂环醛(酮)
104.醛或酮可以通过()进行区分。
A
A.羰基的位置
B.羟基的位置
C.羧基的位置
D.醚基的位置
105.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化合物CH3CH2COCH3应是()。
C
A.甲乙酮
B.甲基乙基酮
C.丁酮
D.丁醛]C
106.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化合物OHCCH2CH2CHO应是()。
B
A.丙二醇
B.丁二醛
C.丁二醛﹣[1、4]
D.丙二醇﹣1、3
107.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化合物(CH3)2CHCH2C(CH3)2CH2CHO应是()。
A
A.3,3,5-三甲基己醛
B.3,3-二甲基庚醛
C.3,3,5-三甲基己醇
D.3,3-二甲基庚醇
108.对醛酮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十个碳以下的醛酮都是液体
B.在常温下甲醛是气体
C.C8~C13碳的醛具有果香味
D.肉桂醛是合成多种香料的原料
109.对醛酮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在常温下,甲醛是液体
B.丁酮和戊酮具有特殊的臭味
C.C8~C13碳的醛具有果香味
D.中级酮具有花香气味]A
110.己知乙醛的熔点为-121℃、沸点为20℃,乙烯酮的熔点为﹣151℃、沸点为-56℃,则对醛酮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常温下乙醛和乙烯酮均为气体
B.常温下乙醛为液体,乙烯酮气体
C.常温下乙醛为气体,乙烯酮为液体
D.常温下乙醛和乙烯酮均为液体]B
111.下列叙述中()不能与羰基发生加成反应。
D
A.氢氰酸
B.亚硫酸氢钠
C.乙醇
D.氯气]D
112.下列叙述中()不能与羰基发生加成反应。
C
A.乙醇
B.格氏试剂
C.水
D.亚硫酸氢钠]C
113.下列叙述中()能与羰基发生加成反应。
D
A.氯气
B.水
C.次碘酸钠
D.格氏试剂]D
114.H2C=O+H2NOH→H2C=NOH+H20反应属于()。
B
A.加成反应
B.缩合反应
C.脱水反应
D.酯化反应]B
115.(CH3)2C=O+H2N﹣NH2→(CH3)2C=N-NH2+H20反应属于()。
B
A.加成反应
B.缩合反应
C.脱水反应
D.皂化反应
116.H2C=O+H2N-NHC6H5→H2C=N-NHC6H5+H20反应属于()。
D
A.加成反应
B.皂化反应
C.脱水反应
D.缩合反应
117.能将RCH=CHCHO氧化成RCH=CHCOOH的试剂是()。
C
A.KMn04的酸性溶液
B.K2Cr2O7的酸性溶液
C.Ag(NH3)20H
D.NaBi03的酸性溶液
118.能将RC≡CCHO氧化成RC≡CCOOH的试剂是()
C
A.KMn04的酸性溶液
B.K2Cr2O7的酸性溶液
C.Ag(NH3)20H
D.NaBi03的酸性溶液
119.能将C6H5CH=CHCHO氧化成C6H5CH=CHCOOH的试剂是()
C
A.KMn04的酸性溶液
B.K2Cr2O7的酸性溶液
C.Ag(NH3)20H
D.NaBi03的酸性溶液
120.能将RCH=CHCHO还原成RCH=CHCH20H的试剂是()
D
A.KMn04的酸性溶液
B.H2﹣Ni
C.H2-Pd
D.NaBH4
121.能将C6H5CH=CHCHO还原成C6H5CH=CHCH20H的试剂是()。
D
A.KMn04的酸性溶液
B.H2-Ni
C.H2-Pd
D.NaBH4
122.能将RC≡CCHO还原成RC≡CCH2OH的试剂是()。
D
A.KMn04的酸性溶液
B.H2-Ni
C.H2一Pd
D.NaBH4
123.HCHO+NaOH→HCOON(A)+CH30H的反应是()
C
A.还原反应
B.氧化反应
C.歧化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4.(CH3)CCHO+HCHO+NaOH→CH30H+(CH3)CCOOH的反应是
C
A.还原反应
B.氧化反应
C.歧化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5.R3CCHO+NaOH→R3CCOON(A)+R3CCH20H的反应是
C
A.还原反应
B.氧化反应
C.歧化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6.对于羧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羧基是由一个碳氧双键构成
B.羧基是由一个羟基构成
C.羧基是由一个独立的碳氧双键和一个独立的起基构成
D.羧基是由一个碳氧双键和一个羟基,以p﹣π共轭体系构成的体系
127.从CH2ClCOOH的结构上分析,其酸性比乙酸()。
A
A.强
B.弱
C.相似
D.无法确定
128.从CH3CH2COOH的结构上分析,其酸性比乙酸()
B
A.强
B.弱
C.相似
D.无法确定
129.HOOCH2CH2COOH属于()。
C
A.一元饱和羧酸
B.一元不饱和羧酸
C.二元饱和羧酸
D.二元不饱和羧酸
130.C6H5COOH属于()
D
A.一元饱和羧酸
B.一元不饱和羧酸
C.一元脂肪酸
D.一元脂环酸
131.CH2=CHCOOH属于()
D
A.一元饱和羧酸
B.一元不饱和接酸
C.一元饱和脂肪酸
D.一元不饱和脂肪酸
13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时,化合物CH3CH(CH3)CH2COOH应称为()。
A
A.3﹣甲基丁酸
B.2﹣甲基丁酸
C.异丙基乙酸
D.异丁基甲酸
133.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时,化合物CH3CH2C(CH3)=CH2COOH应称为()
A
A.3﹣甲基-2-戊烯酸
B.2﹣甲基﹣1﹣羧基丁烯
C.2﹣甲基﹣2﹣乙基﹣1﹣羧基
D.3﹣甲基-3-乙基丙烯酸
134.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时,化合物HOOCCH(CH3)CH(Cl)COOH应称为()。
A
A.2﹣甲基﹣3﹣氯丁二酸
B.2﹣氯﹣3-甲基丁二酸
C.甲基氯化丁二酸
D.氯化甲基丁二酸
135.在举出的化学试验中()不属于羧酸的化学性质。
D
A.能使黄色的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B.羧酸盐与碱石灰共热出甲烷气体
C.羧酸加热脱水生成酸酐
D.羧酸加热除去水分,使羧酸的质量分数得到提高
136.在举出的化学试验中,不属于利用羧酸化学性质的是()。
B
A.酸化、酶化、脱羧
B.蒸馏、散化、成酐
C.控制酸度、合成酰胺、制备酸酐
D.制卤代酸、制羧酸酯、制酰胺B
137.由乙酸在高温下脱水制乙酸酐属于羧酸的()
A
A.化学
B.物理
C.电学
D.胶体
138.化合物(CH3CO)2O属于()
C
A.乙酸
B.乙酰乙酸
C.乙酸酐
D.乙酰丙酮
139.在列举的化合物中属于酸酐的是()
A
A.CH3CH2COOOCH3
B.CH3CH2COOCH3
C.C6H5COOOOCC6H5
D.C6H5COCH3
140.在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酸酐的是()
D
A.CH3H2COOOCH3
B.(CH3CO)2O
C.(CH2ClCO)2O
D.CH3CH2COOCH3
141.(CH3CH2CO)2O称为()
B
A.丙酸
B.丙酸酐
C.丙酰丙酸
D.丙酸丙酯
142.CH3CH2COOOCH3称为()。
A
A.丙甲酸酐
B.丙酸甲酯
C.丙酰甲酸
D.乙酸乙酯
143.CH2=CHCOOOCH3称为()
A
A.丙烯甲酸酐
B.丙酸甲酯
C.丙酰甲酸
D.乙酸乙酯
144.在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酯类化合物的是()
D
A.CH3CH2COOOCH3
B.(CH3CO)2O
C.(CH2ClCO)2O
D.CH3CH2COOCH3
145.HCOOCH2CH3属于()类化合物。
B
A.羧酸
B.酯
C.酰胺
D.酸酐
146.在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酯类化合物的是()
B
A.CH3CH2COOOCH3
B.CH3CH2COOCH3
C.C6H5COOOOCC6H5
D.C6H5COCH3
147.乙酸异丙酯的结构应是()。
C
A.CH3COOCH2CH2CH3
B.CH3CH2CH2COOCH2CH3
C.CH3COOCH(CH3)2
D.HCOOCH(CH3)2
148.苯甲酸异丁酯的结构应是()。
C
A.C6H5COOCH2CH2CH2CH3
B.C6H5COO(CH2)3CH3
C.C6H5COOCH(CH3)CH2CH3
D.C6H5CH2COOCH(CH3)CH2CH3
149.丙二酸二乙酯的结构应是()
A
A.CH3CH2OOCCH2COOCH2CH3
B.CH3CH2COOCH2COOCH2CH3
C.CH3COOCH(CH2CH3)2
D.CH3CH2OOOCCH2COOOCH2CH3
150.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属于酯的()。
A
A.水解
B.醇解
C.硝解
D.氨解
151.CH3COOCH2CH(CH3)2+CH3OH→CH3COOCH3+(CH3)2CHCH2OH属于酯的()
B
A.水解
B.醇解
C.硝解
D.氨解
152.CH3COOCH2CH(CH3)2+NH3→CH3COONH2+(CH3)2CHCH2OH属于酯的()
D
A.水解
B.醇解
C.硝解
D.氨解
153.CH=CHCOCl称作()。
B
A.丙烯酸氯
B.丙烯酰氯
C.丙烯酸氧氯
D.丙烯氯氧
154.4-甲基戊酰氯的结构是()。
A
A.(CH3)2CHCH2CH2COCl
B.(CH3)2CH(CH2)3COC1
C.CH3CH2CH(CH3)COCl
D.(CH3)2CHCH2CHClCHO
155.CH3COClC6C5应称为()
A
A.乙酰氯苯
B.苯乙酰氯
C.甲基苯酰氯
D.氯化苯甲醛
156.(CH3)CH=CHCOCl应称为()。
B
A.甲基丙烯酰氯
B.2﹣丁烯酰氯
C.丁烯﹣2﹣酰氯
D.3﹣甲基丙烯酰氯
157.C6H5CH=CHCOCl应称为()
A
A.苯丙酰氯
B.肉桂酰氯
C.氯化苯丙酰
D.苯乙烯苯甲酸
158.CH3COCl+H2O→CH3COOH+HCl的反应属于()。
A
A.水解
B.醇解
C.氨解
D.硝解
159.CH3COCl+NH3→CH3CONH3﹢Cl﹣的反应属于()。
C
A.水解
B.醇解
C.氨解
D.硝解
160.CH3COC1+CH3OH→CH3COOCH3+HCl的反应属于()。
B
A.水解
B.醇解
C.氨解
D.硝解
161.R2NH属于()。
B
A.伯胺
B.仲胺
C.叔胺
D.季胺
162.(CH3)2CHNH2属于()。
A
A.伯胺
B.仲胺
C.叔胺
D.季胺
163.(CH3CH2)3N属于()。
C
A.伯胺
B.仲胺
C.叔胺
D.季胺
164.(CH3)3CNH2属于()
A
A.一元胺
B.二元胺
C.三元胺
D.胺盐
165.NH2CH2CH2NH2属于()。
B
A.一元胺
B.二元胺
C.三元胺
D.胺盐
166.NH2CH2CH(NH2)CH2NH2属于()
C
A.一元胺
B.二元胺
C.三元胺
D.胺盐
167.化合物CH3CH2CH(NHCH2CH3)CH3应称为()。
A
A.2-乙氨基丁烷
B.2-甲基戊胺
C.甲基乙基丁基胺
D.N一甲基戊胺
168.化合物CH3CH2CH(CH3)CH2CH(NH2)CH3,应称为。
A
A.2-氨基-4-甲基己烷
B.3-甲基-5-氨基己烷
C.1,3-二甲基戊胺
D.2,3-二甲基戊胺
169.化合物CH3CH2CH(CH3)CH(CH3)NH(CH2CH3)2应称为()。
B
A.2-氨三乙基丁烷
B.2-(N,N-二乙基氨基)-3-甲基戊烷
C.2-(N,N一二乙基)-3-甲基戊烷
D.异丁基三乙基胺
170.下列叙述脂肪胺的物理性质正确的是()。
C
A.只有甲基胺和二甲胺是气体化合物
B.C10以下的一元胺均为液态
C.低级胺有氨的气味,有的胺还会有腐烂鱼的气味
D.C6以下的一元胺均能溶于水
171.下列叙述脂肪胺的物理性质正确的是()。
D
A.由于N-H是极性共价键,含分子间氢键,因此胺比相对分子质质量相近的醇沸点高
B.C6以下的一元胺均能溶于水
C.C10以下的一元胺均为液态
D.C10以上的一元胺不易挥发,几乎没有气味
172.下列叙述脂肪胺的物理性质不正确的是()。
D
A.C10以上的一元胺不易挥发,几乎没有气味
B.低级胺有氨的气味,有的胺还会有腐烂鱼的气味
C.低级胺溶于水,高级胺不溶于水
D.由于N-H是极性共价键,含分子间氢键,因此胺比相对分子质质量相近的醇沸点高ID
173.二甲基胺的碱性比氨要()。
A
A.强
B.弱
C.相近
D.无法确定
174.乙二胺的碱性比氨要()。
A
A.强
B.弱
C.相近
D.无法确定
175.三乙醇胺的碱性比氨要()。
A
A.强
B.弱
C.相近
D.无法确定
176.RNH2+RX→R2NH的反应称为()。
A
A.烷基化反应
B.酰基化反应
C.重氮化反应
D.酯化反应
177.R2NH+RX→R3N的反应称为()。
A
A.烷基化反应
B.酰基化反应
C.重氮化反应
D.酯化反应
178.R2NH+HNO2→R2N-NO的反应称为()。
C
A.烷基化反应
B.酰基化反应
C.与亚硝酸的反应
D.酯化反应
179.(433)R2NH+R’COCl→R’CONHR的反应称为()
B
A.烷基化反应
B.酰基化反应
C.与亚硝酸的反应
D.酯化反应
180.R2NH+R’COCl→R’CONR2的反应称为()。
B
A.烷基化反应
B.酰基化反应
C.与亚硝酸的反应
D.酯化反应
181.R2NH+R’COBr→R’CONR2的反应称为()。
B
A.烷基化反应
B.酰基化反应
C.与亚硝酸的反应
D.酯化反应
182.ROH+NH3→RNH2的反应属于脂肪族胺的()制备方法。
A
A.氨的烷基化
B.腈的还原
C.酰胺的还原
D.酰胺的分子重排
183.RCN+LiAlH4→RCH2NH2的反应属于脂肪族胺的()制备方法。
B
A.氨的烷基化
B.腈的还原
C.酰胺的还原
D.酰胺的分子重排
184.RCONH2在次溴酸钠的热溶液中生成RNH2的反应属于()反应。
D
A.氨的烷基化
B.腈的还原
C.酰胺的还原
D.霍夫曼降级
185.C6H5CH2CH2CH(CH3)2应称为()。
A
A.3-甲基丁苯
B.2-甲基丁苯
C.异丙基苯基甲烷
D.苯基异丙基甲烷
186.在对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苯的相对密度比水小,约在860~900g/L左右
B.单环芳烃一般具有特殊气味,蒸汽多有毒、致癌
C.芳烃不溶于水,在汽油、乙醚中的溶解性也不好
D.芳烃燃烧时火焰带有较浓的黑烟
187.在对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芳烃燃烧时火焰带有较浓的黑烟
B.芳烃不溶于水,在汽油、乙醚中有较好的溶解性
C.芳烃在二甘醇、环丁砜中有很好的溶解性,可用于芳烃的提纯
D.对二甲苯由于分子对称,因此熔点比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低
188.在对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芳烃在二甘醇、环丁砜中有很好的溶解性,可用于芳烃的提纯
B.对二甲苯由于分子对称,因此对二甲苯熔点比邻二甲苯熔点的低
C.对二甲苯由于分子对称,因此对甲苯沸点比邻二甲苯熔点的高
D.芳烃不溶于水,在汽油、乙醚中的溶解性也不好
189.C6H6+Cl2→C6H5Cl+HCl属于单环芳烃取代反应中的()。
A
A.卤代反应
B.磺化反应
C.硝化反应
D.烷基化反应
190.C6H6+HNO3→C6H5NO2+H20属于单环芳烃取代反应中的()。
C
A.卤代反应
B.磺化反应
C.硝化反应
D.烷基化反应
191.C6H6+C2H5Cl→C6H5C2H5+HCl属于单环芳烃取代反应中的()。
D
A.卤代反应
B.磺化反应
C.硝化反应
D.烷基化反应
192.C6H6+3Cl2→C6H6Cl6属于单环芳烃的()。
D
A.卤代反应
B.烷基化反应
C.磺化反应
D.加成反应
193.C6H6+3Br2→C6H6Br6属于单环芳烃的()。
D
A.卤代反应
B.烷基化反应
C.磺化反应
D.加成反应
194.C6H6+3H2→C6H12属于单环芳烃的()。
D
A.卤代反应
B.烷基化反应
C.磺化反应
D.加成反应
195.苯在()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顺丁烯二酸酐。
D
A.五氧化二钒、室温
B.五氧化二钒、100~200℃
C.五氧化二钒、150~180℃
D.五氧化二钒、400~500℃
196.苯在()催化剂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顺丁烯二酸酐。
A
A.五氧化二钒
B.硫酸汞
C.氯化钯
D.无水三氯化铝
197.硝基苯硝化后的产物应是()。
C
A.邻二硝基苯
B.对二硝基苯
C.间二硝基苯
D.邻二硝基苯和对二硝基苯的共混物
198.甲苯硝化后的产物应是()。
D
A.邻硝基甲苯
B.对硝基甲苯
C.间硝基甲苯
D.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的共混物
199.由苯合成间溴硝基苯的方法是()。
B
A.先溴代再硝化
B.先硝化再溴代
C.先硝化还原成苯胶后再溴代最后通过氧化得到产物
D.硝化和溴代同时进行
200.由甲苯合成邻氯甲苯,为提高收率,常用的方法是()。
B
A.提高氯气的使用量
B.在氯代前,先进行磺化,然后氯代,再经水解
C.在氯代前,先进行氧化,然后氯代,再经还原
D.在氯代前,先进行氨解,然后氯代,再经水解
201.在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芳香族含氮类化合物的是()。
D
A.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B.三硝基甲苯(TNT)
C.间甲基苯胺
D.N,N-二甲基戊胺
202.在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芳香族含氮类化合物的是()。
A
A.苯酚
B.苯胺
C.硝基苯
D.邻甲基苯胺
203.在下列化合物中属于芳香族含氮类化合物的是()。
C
A.乙二胺
B.三甲基胺
C.苯胺
D.乙胺
204.属于芳仲胺化合物的是()。
B
A.间苯二胺
B.N-甲基苯胺
C.N-甲基–N-乙基-2-氯苯胺
D.2-苯乙胺
205.属于芳伯胺化合物的是()。
A
A.间苯二胺
B.N-甲基苯胺
C.N-甲基-N-乙基-2-氯苯胺
D.2-苯乙胺
206.属于芳叔胺化合物的是()。
C
A.间苯二胺
B.N-甲基苯胺
C.N-甲基–N-乙基-2-氯苯胺
D.2-苯乙胺
207.三硝基苯酚与碳酸钠的反应属于()。
C
A.取代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中和反应
208.苯酚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
D
A.取代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中和反应
209.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析出苯酚的反应属于()。
C
A.取代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中和反应
210.苯胺的碱性比氨水()。
B
A.强
B.弱
C.相似
D.无法确定
211.N,N-二甲基苯胺的碱性比苯胺的碱性()。
C
A.强
B.弱
C.相似
D.无法确定
212.三硝基苯胺的碱性比苯胺的碱性()。
B
A.强
B.弱
C.相似
D.无法确定
213.C6H5NH2+C2H5Cl→C6H5NHC2H5+HCl的反应属于()。
B
A.取代反应
B.烷基化反应
C.酰基化反应
D.重氮化反应
214.C6H5NH2+CH3COCl→C6H5NHOCCH3+HCl的反应属于()。
C
A.取代反应
B.烷基化反应
C.酰基化反应
D.重氮化反应
215.C6H5NH2+(CH3CO)2O→C6H5NHOCCH3+HAC的反应属于()。
C
A.取代反应
B.烷基化反应
C.酰基化反应
D.重氮化反应
216.苯胺在过氧乙酸的作用下,氧化产物是()。
C
A.C6H5NH2
B.C6H5N(OH)2
C.C6H5N02
D.苯醌
217.苯胺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氧化产物是()。
C
A.C6H5NH2
B.C6H5N(OH)2
C.C6H5N02
D.苯醌
218.苯胺在酸性高锰酸钾的作用下,氧化产物是()。、
D
A.苯胺
B.亚硝基苯
C.硝基苯
D.苯醌
219.加快固体试剂在水中溶解时,常用的方法是()。
A
A.加热溶液
B.冷却溶液
C.静置溶液
D.在溶液中用玻璃棒碾压固体试剂
220.加快固体试剂在水中溶解时,常用的方法是()。
A
A.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
B.在溶液中用玻璃棒碾压固体试剂
C.静置溶液
D.将溶液避光存放
221.加快固体试剂在水中溶解时,常用的方法是()。
A
A.在加热溶液的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
B.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的同时,用玻璃棒碾压固体试剂
C.将溶液避光存放,同时静置
D.在试剂溶解的过程中,应迅速冷却溶液,以防止氧化发生
222.判断配制的三氯化铁溶液水解,最简便的方法是()。
A
A.通过溶液的颜色判定,若配制的溶液呈枣红色,则说明溶液己水解
B.通过溶液的颜色判定,若配制的溶液呈亮黄色,则说明溶液己水解
C.通过溶液的颜色判定,若配制的溶液呈黑色,则说明溶液己水解
D.通过溶液的颜色判定,若配制的溶液呈蓝色,则说明溶液己水解
223.判断配制的三氯化铝溶液水解,最简便的方法是()。
B
A.通过溶液的透光判定,若配制的溶液呈透明状,则说明溶液己水解
B.通过溶液的透光判定,若配制的溶液呈有气泡状,则说明溶液己水解
C.通过溶液的颜色判定,若配制的溶液呈黑色,则说明溶液己水解
D.通过溶液的颜色判定,若配制的溶液呈蓝色,则说明溶液己水解
224.判断配制的氯化亚锡溶液水解,最简便的方法是()。
B
A.通过溶液的透光判定,若配制的溶液呈透明状,则说明溶液己水解
B.通过溶液的透光判定,若配制的溶液呈有气泡状,则说明溶液己水解
C.通过溶液的颜色判定,若配制的溶液呈黑色,则说明洛液己水解
D.通过溶液的颜色判定,若配制的洛液呈蓝色,则说明溶液己水解
225.在配制三氯化铁溶液时,为防止三氯化铁发生水解常用的方法是()。
C
A.将溶液加热
B.在溶液中加铁钉
C.用1.0mol/L盐酸先溶解三氯化铁,然后用蒸馏水稀释,但要注意控制稀释倍数
D.先用蒸馏溶解三氯化铁,然后加1.0mol/L盐酸,但要注意控制酸的加入体积
226.在配制三氯化铝溶液时,为防止三氯化铝发生水解常用的方法是()。
C
A.将溶液加热
B.在溶液中加铝片
C.用1.0mol/L盐酸先溶解三氧化铝,然后用蒸馏水稀释
D.先用蒸馏溶解三氯化铝,然后加1.0mol/L盐酸,但要注意控制酸的加入体积
227.在配制四氯化锡溶液时,为防止四氯化锡发生水解常用的方法是()。
B
A.先用蒸馏溶解,然后加1.0mol/L盐酸,但要注意控制酸的加入体积
B.用1.0mol/L盐酸溶解四氯化锡
C.用1.0mol/L盐酸溶解四氯化锡,然后在溶液中加锡粒
D.先将四氯化锡在火上加热至冒白烟,然后用浓盐酸溶解四氯化锡
228.在制备氯化亚铁溶液时,常用的方法是()。
B
A.将溶液加热
B.在溶液中加铁钉
C.用1.0mol/L盐酸先溶解三氯化铁,然后用蒸馏水稀释,但要注意控制稀释倍数
D.先用蒸馏溶解三氯化铁,然后加1.0mol/L盐酸,但要注意控制酸的加入体积
229.在制备硫代硫酸钠溶液时,常用的方法是()。
B
A.加少量氯化钠
B.加少量碳酸钠
C.加少量硝酸钠
D.加少量硝酸银
230.在制备苯乙烯溶液时,常用的方法是()。
B
A.加少量乙酸乙酯
B.加少量苯酚
C.加少量甲苯
D.加少量三氯甲烷
231.乙醇温度计的使用最高温度一般在()。
C
A.10℃以下
B.50℃以下
C.100℃以下
D.150℃以下
232.水银温度计的使用最高温度一般在()。
C
A.100℃以下
B.200℃以下
C.300℃以下
D.500℃以下
233.要求测量精度在0.01·℃,测温范围在200℃以下时,一般使用()。
C
A.乙醇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贝克曼温度计
D.红外精密温度计
234.在干燥器的使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是()。
C
A.检查干燥器的气密性
B.检查干燥器是否漏水
C.给洗净的干燥器磨口处涂凡士林
D.往洗净的干燥器中加干燥剂
235.某些化合物需要在常温下较快地干燥,可选择的干燥器是()。
C
A.普通干燥器
B.棕色干燥器
C.真空干燥器
D.旋转干燥器
236.在干燥器中加入(),可达到干燥氨气的作用。
D
A.浓硫酸
B.固体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碱石灰固体
237.在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称量瓶的应用。
A
A.沉淀重量分析
B.挥发分重量分析
C.微量水分重量分析
D.称量标准物操作
238.在下列分析操作中()是不属于必须用称量进行称量操作。
A
A.将氯化钡转化成硫酸钡后,通过称量硫酸钡质量,就可换算出氯化钡含量
B.称取一定量试样,在105℃~110℃烘至恒质,就可换算出试样中的水含量
C.称取一定量试样,在105℃~110℃烘30分钟,通过称量试样质量,就可换算出试样中的挥发分含量
D.在分析天平上称取0.2g~0.3g的标准物
239.在常用的称量瓶规格中()是不正确的。
D
A.直经35mm、瓶高25mm、容量为约10ml
B.直经25mm、瓶高40mm、容量为约10ml
C.直经40mm、瓶高25mm、容量为约15mL
D.直经30mm、瓶高50mm、容量为约15mL
240.在烧杯的使用中常见的错误是()
C
A.使用烧杯时一定要先洗净烧杯,洗净的标准是杯内无异物,杯壁不挂水珠
B.烧杯内盛水、溶液或固体物不超过总体积的3/4,特别是在加热时要更加注意此点
C.烧杯在加热时,应在石棉网上操作,但对于硬质烧杯,也可以直接在火上加热
D.烧杯在加热溶液后,可马上在冷水中迅速冷却
241.在使用烧杯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D
A.在烧杯中加浓硝酸后,不能加热烧杯,否则会造成烧杯严重腐蚀
B.在烧杯中加浓硫酸后,不能加热烧杯,否则会发生爆炸
C.在烧杯中加入稀碱后,多数情况下不能加热烧杯,以防止烧杯严重腐蚀
D.用氟硅酸钾法测定试样中的硅含量时不能使用玻璃烧杯
242.1000mL硬质玻璃烧杯的外直经和高度的尺寸是()
A
A.直经105mm、高为145mm
B.直经145mm、高为105mm
C.直经89mm、高为255mm
D.直经115mm、高为196mm
243.在使用锥形瓶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操作是
C
A.称取一定量的试样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时,应将蒸馏水沿内壁
B.将溶液加到小于总体积的一半处,平摇锥形瓶
C.由于锥形瓶一般均有刻度,因此可用锥形瓶代替量筒使用
D.若锥形瓶内有残物时,不能用洗涤灵洗净,可用洗液、氢氧化钾﹣乙醇液、酸性草酸液等洗涤
244.在洗涤锥形瓶的操作中,正确的操作是
A
A.先用水或水一洗涤灵洗,若未洗净,再考虑选择其它洗涤剂洗
B.先用铬酸洗液浸泡除去污染物,然后用氢氧化钾-乙醇液除去油污,再用水一洗涤灵洗洗净
C.先用氢氧化钾-乙醇液除去油污,然后用铬酸洗液浸泡除去污染物,最后用水洗净
D.只能用铬酸洗液浸泡,才能将锥形瓶洗净
245.在使用锥形瓶的操作中,正确的操作是()
C
A.先用铬酸洗液浸泡除去污染物,然后用氢氧化钾一乙醇液除去油污,再用水一洗涤灵洗洗净
B.由于锥形瓶一般均有刻度,因此可用锥形瓶代替量筒使用
C.将锥形瓶内溶液加热煮沸,最好是在石棉网上冷却半分钟后再用自来水冷却
D.若锥形瓶内残留物不能用瓶刷洗去,只能用瓶刷蘸去污粉,用机械磨擦的原理清洗锥形瓶
246.在量筒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在量取30℃以上的溶液时,必须先将待取溶液冷却后才能量取,对特殊物料(如蜡状物料)则应例外
B.由于饱和氢氧化钾溶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不能用量筒测定液碱的体积
C.不能用量筒量取浓盐酸
D.在30℃室温下,可以用量筒非常准确的量取50.0mL的乙醚
247.在量筒的洗涤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一般情况下量筒只用蒸馏水冲洗既可
B.若量筒有少量的油,并用蒸馏水又无法冲洗掉时,可用氢氧化钾一乙醇液浸泡
C.若量筒有少量的油,并用蒸馏水又无法冲洗掉时,可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
D.经过校准后的量筒是不能再用试管刷刷洗
248.在量筒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若量筒有少量的油,并用蒸馏水又无法冲洗掉时,可用氢氧化钾-乙醇液浸泡
B.在量取30℃以上的溶液时,必须先将待取溶液冷却后才能量取,对特殊物料(如蜡状物料),则应例外
C.一般情况下量筒可以不进行校正
D.若需要校正,则应半年校正一次
249.对于容量瓶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容量瓶一般不用刷子刷洗,特别是经过校正后的容量瓶,是绝对不准许用刷子刷洗
B.容量瓶的校正一般是一年校正一次
C.由于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会放热,因此不能用带校正值的容量瓶稀释浓硫酸
D.校正后的容量瓶一般不能加热,但在25℃恒温水浴中使用是特例
250.对于容量瓶校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容量瓶的校正一般是一年校正一次
B.容量瓶只能作相对校正,而不能作绝对校正
C.容量瓶既能作绝对校正,也能作相对校正
D.校正后的容量瓶是不能用刷子刷洗
251.对于容量瓶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由于重错酸饵不腐蚀玻璃,且又有足够的稳定性,因此定容后的重铭酸钾溶液,可长期保存在容量瓶中
B.因容量瓶能确定液体的准确体积,而有机溶剂有易挥发的特性,故容量瓶不适于以有机物作溶剂的定容操作
C.由于氢氧化钾既具有强腐蚀性,又易在空气中吸潮、吸二氧化碳而无法称准,因此没有必要使用容量瓶定容操作
D.校正后的容量瓶是不能用刷子刷洗,若清洗不干净,多用铬酸洗液浸泡
252.在移液管的洗涤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若新购买的移液管内有油、挂水珠时,可用移液管刷蘸洗涤灵刷
B.若新购买的移液管内有油、挂水珠时,可用氢氧化钾-乙醇液浸泡
C.若新购买的移液管内有油、挂水珠时,可用移液管刷蘸去污粉刷洗
D.用自来水洗干净,移液管内壁不挂水珠后,可用蒸馏水瓶从移液管尾口吸洗移液管内壁
253.对用移液管移取溶液的操作叙述中,不正确的操作是()
D
A.先用少量的待移液润洗小烧杯(一般多用50mL或1OOmL的烧杯)不少于3次,润洗液总量一般不超过50mL
B.将待移液倒到己润洗后的小烧杯内,把移液管插入到小烧杯内,用吸耳球吸取一定量的溶液后,将移液管水平拿在手中,水平转动移液管润洗内壁,用调节两手的相对高度,应润洗移液管刻度线上l~2cm处,一般如此操作2~3次
C.将待移液倒到己润洗后的小烧杯内,把移液管插入到小烧杯内,用吸耳球吸取一定量的溶液后,将移液管水平拿在手中,水平转动移液管润洗内壁,用调节两手的相对高度,应润洗移液管刻度线上l~2Cm处,一般如此操作不少于3次
D.用己润洗后的移液管插到待移液瓶中直接吸取待移液
254.在使用移液管校正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移液管属计量器具
B.对出厂前成品检验中高含量的测定,或标准滴定溶破测定中,涉及到使用移液管时,此移液营应带校正值
C.对试样微量组分和痕量组分的测定过程中,涉及到使用移液管时,此移液管应带校正值
D.移液管一般一年校正一次
255.在滴定管的洗涤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若新购买的滴定管内有油、挂水珠时,可用滴定管刷蘸洗涤灵刷洗
B.若新购买的滴定管内有油、挂水珠时,可用氢氧化钾-乙醇液浸泡
C.若新购买的滴定管内有油、挂水珠时,可用滴定管刷蘸去污粉刷洗
D.用自来水洗净的滴定管,应将滴定管倒夹在滴定管架上,并将旋塞拧到“开”的位置,让管尖的残液流出,将滴定管空干
256.对滴定管的选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滴定0.lmol/L的KMn04标准滴定溶液时,可选用白色酸式玻璃滴定管
B.滴定0.lmol/L的Na2S203标准滴定溶液时,可选用白色酸式玻璃滴定管
C.滴定0.lmol/L的KOH标准滴定溶液时,可选用白色四氟旋塞的滴定管
D.滴定0.lmol/L的KNO2标准滴定溶液时,可选用白色四氟旋塞的滴定管
257.在使用滴定管校正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滴定管的校正值,一般是每半年校正一次
B.由于A级滴定管在出厂前己进行过全量程体积校正,因此不需要分点校正值
C.只要是含量测定给出测定结果,均应使用校正值
D.对出厂前成品检验中高含量的测定,或标准滴定溶液测定中,涉及到使用滴定管时,此滴定管应带校正值
258.对打开粘住的磨口瓶塞的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将粘住的磨口瓶放到火中加热
B.将粘住的磨口瓶放到沸水中煮
C.用木制品,轻轻敲击粘住的磨口瓶塞
D.用吹风机的热风挡对着粘住的磨口瓶塞吹
259.对打开粘住的磨口瓶塞的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将粘住的磨口瓶放到火中加热
B.将粘住的磨口瓶放到沸水中煮
C.用少量40~50℃蒸馏水加到粘住的磨口瓶磨口上,利用水的渗透作用,过5~10min则可将瓶盖打开
D.用吹风机的热风挡对着粘住的磨口瓶塞吹,利用玻璃热胀系数的不同,过3~5min则可将瓶盖打开
260.对打开粘住的磨口瓶塞的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往粘住的磨口瓶塞口上滴数滴煤油,利用煤油的渗透作用,过5~l0min则可将瓶盖打开
B.往粘住的磨口瓶塞口上滴数滴浓碱,利用碱的渗透作用,过5~lOmin则可将瓶盖打开
C.往粘住的磨口瓶塞口上滴数滴盐酸,利用酸的渗透作用,过5~lOmin则可将瓶盖打开
D.用少量40~50℃蒸馏水加到粘住的磨口瓶磨口上,利用水的渗透作用,过5~lOmin则可将瓶盖打开
261.对滴定管磨口配套修正的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由于滴定管磨口不配套,有时涂油也解决不了渗漏时,可用砂纸打磨旋塞
B.由于滴定管磨口不配套,有时涂油也解决不了渗漏时,可用砂轮打磨旋塞
C.由于滴定管磨口不配套,有时涂油也解决不了渗漏时,可用抛光机打磨旋塞
D.由于滴定管磨口不配套,有时涂油也解决不了渗漏时,可用取少量的200号金刚砂放于旋塞上并蘸少量水,将旋塞插入后,用力旋转旋塞2~3圈后,将旋塞上的金刚砂洗净
262.对滴定管磨口配套修正的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当两支滴定管均破损后,可将旋塞头配到其它滴定管上使用
B.由于滴定管磨口不配套,有时涂油也解决不了渗漏时,可用取少量的200号金刚砂放于旋塞上并蘸少量水,将旋塞插入后,用力旋转旋塞2~3圈后,将旋塞上的金刚砂洗净
C.由于滴定管磨口不配套,有时涂油也解决不了渗漏时,可用取少量的200号金刚砂放于旋塞上并蘸少量水,将旋塞插入后,用力旋转旋塞8~10围后,将旋塞上的金刚砂洗净
D.由于滴定管磨口不配套,有时涂油也解决不了渗漏时,可用布砂轮打磨旋塞
263.对滴定管磨口配套修正的操作叙述中正确的()
B
A.由于滴定管磨口不配套,有时涂油也解决不了不漏时,可用取少量的200号金刚砂放于旋塞上并蘸少量水,将旋塞插入后用力旋转旋塞l~2圈后,将旋塞上的金刚砂洗净
B.由于滴定管磨口不配套,有时涂油也解决不了不漏时,可用取少量的200号金刚砂放于旋塞上并蘸少量水,将旋塞插入后用力旋转旋塞2~3圈后,将旋塞上的金刚砂洗净
C.由于滴定管磨口不配套,有时涂油也解决不了不漏时,可用取少量的200号金刚砂放于旋塞上并蘸少量水,将旋塞插入后,用力旋转旋塞6~8圈后,将旋塞上的金刚砂洗净
D.由于滴定管磨口不配套,有时涂油也解决不了不漏时,可用取少量的200号金刚砂放于旋塞上并蘸少量水,将旋塞插入后,用力旋转旋塞8~10圈后,将旋塞上的金刚砂洗净
264.对石英器皿使用温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石英器皿加热时,最高使用温度为500℃以下
B.石英器皿加热时,最高使用温度为800℃以下
C.石英器皿加热时,使用温度为1000℃以下,短时可加到1650℃
D.石英器皿加热时,使用温度为llOO℃,短时可加到1400℃
265.对石英器
   下载地址   
   查看    人气:600
   下载    人气:669
 
   相关文件
2020邯郸工务段五星级题库 265
2020上海铁路局行李员三星理论题库 2000
2020上海铁路局南京客运段三星理论题库 2000
2020铁路高级线路工理论题库 1000
2020铁路普铁桥隧工理论题库 4483
2020上海局高铁客运人员抽考理论题库 1916
2020上海局行包人员抽考理论题库 1473
     如果您发现该文件不能下载,请点击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