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软件介绍】
考试通是我们针对android系统手机新开发的一款手机用模拟考试的软件,自己可以增加题库,完全免费、更新及时、操作简单等特色,是考试练习的必备软件。如有需要制作或分享的自己题库,可以将考试题库发到yjg72889@163.com邮箱点击下载参考格式,我们帮忙制作,也可以自己制作,参考的制作方法。
考试通软件下载:android手机版本
以下为试题库,可以用考试通直接下载使用:
文件名称: 2021年广铁集团怀化工务段题库 |
所属行业: 铁路 |
二级分类: 工务段 |
试题题数:共有【1954】题 |
打开方式: Android/ |
添加时间: 2021/9/2 19:53:42 |
点击次数: 968 |
下载地址: |
查看 人气:439
下载 人气:529
|
文件简介及使用说明 |
用一定的比例尺,把线路中心线展直后投影到铅垂面上,并标明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的各项有关资料的图纸,叫做( )。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 )。 垂直于线路中线的横剖面图叫做( )。 为列车由直线进入曲线时所产生的( )的大小,取决于列车前进的速度和曲线半径。 ( )不是液压起拨道器起道轮转动不灵的原因 ( )不是 yqb-15型液压起拨道器油缸活塞不工作的原因。 关于提速道岔防松螺母养护,( )的提法是不正确的。 普通单开道岔线路上,破坏道床坚实性是引起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的( )。 设置道岔导曲线和检查导曲线圆顺时,是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方向,用( )来进行的。 下面所列( )不属于弹条Ⅲ型扣件中的部件。 ( )不是 yqd-15 型液压起道器起道力不足的原因。 线路直线地段的 1435mm 为( )。 xyd-2 型液压捣固机按( )捣固顺序进行作业。 从咽喉到心轨的实际尖端的这段距离,轮缘失去钢轨引导,所以叫做( )。 ( )不是造成线路坑洼的原因的主要因素。 道岔导曲线支距是指道岔( )之间的距离。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 )。 在温差较大的地区和特大桥梁上,为了消除和减少钢轨温度力对钢梁伸缩的影响,采用( )。 适用于温差较大的寒冷地区。 道床( )是防止无缝线路胀轨跑道,保证线路稳定的主要因素。 划分轨道类型和制订轨道标准的主要依据是轨道( )。 养路机械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油液流动时在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流速不相等,可以用 ( )来作近 似计算。 ( )不属于线路标志。 轨距是两股钢轨轨头踏面下( )范围内两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 )设备必须保证在一个区间内,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允许一个列车占用。 自动闭塞是由运行中的列车自动完成闭塞作用的闭塞方式,以( )的开放显示作为列车占用区间的凭证。 混凝土枕弹条Ⅱ型扣件调轨距量为( )。 辙跟间隔铁常用的有( ),其构造形式有左右之分。 目前我国线路直线地段采用的标准轨底坡为( )。 无缝线路内部温度应力的大小与( )有关。 对无缝线路的稳定起保证作用的力是( )。 圆曲线正矢计算公式为( )。 尖轨顶宽( )范围内,是车轮荷载转移的过渡段,使车轮逐渐转移到基本轨(或尖轨)上。 尖轨动程规定在第( )连接杆(拉杆)中心处测量。 整铸式辙叉是用含锰( )的高锰钢把心轨和翼轨铸造成整体的辙叉。 辙叉心轨两作用边之间的夹角称为( )。 辙叉由( )组成,是使车轮由一股钢轨越过另一股钢轨的设备。 两翼轨作用边间的最窄距离称为( )。 为了使转辙器轨距、方向正确及尖轨和基本轨密贴,( )应按矢距进行弯折。 道岔辙叉号数是以( )的大小来衡量的。 关于普通单开道岔的描述,( )是正确的。 辙叉翼轨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作用边距离容许范围为( )。 长钢轨两端能随轨温变化,进行一定程度的伸缩,其伸缩量可以控制在构造轨缝允许范围内,称为( ) 伸缩区长度应根据年轨温差幅值、道床纵向阻力、钢轨接头阻力等参数计算确定,一般为( )。 钢轨温度是指钢轨的( ) 长轨条铺设施工时实际的锁定轨温称为( )。此时钢轨内部不存在温度应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料,是保证无缝线路的正常养护和正常工作的前提,必须准确可靠。 ( )是设计无缝线路时采用的锁定轨温。它通常是在保证无缝线路的强度与稳定的条件下由计算确定的 60kg/m 钢轨第一螺栓孔至第二螺栓孔中心距离为( ) 60kg/m 钢轨两中间螺栓孔中心距离为( ) 线路直线地段应按钢轨长度误差量配对使用。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大于( )MM。 线路直线地段应按钢轨长度误差量配对使用,在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 ),并应前后、左右抵消 水准仪的基本操作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 经纬仪有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两类,其中光学经纬仪目前广泛使用,其代号“J”,按精度划分( )。 DJ6-1型经纬仪盘左时竖盘读数与竖直角的关系式为:( )。 DJ6-1型经纬仪盘右时竖盘读数与竖直角的关系式为:( )。 50kg/m钢轨9号道岔导曲线终点横距为( )mm。 60kg/m钢轨过渡型12号道岔导曲线终点横距为( )mm。 60kg/m钢轨AT尖轨12号道岔导曲线终点横距为( )mm。 Ⅲ型枕与Ⅱ型枕相比,道床的支承面积增加( )。 交叉渡线一般由四组单开道岔(或对称道岔)和( )菱形交叉组合而成。 下列哪个字符用来表示直缓点( ) 下列哪个字符用来表示转向角( ) 下列哪个字符用来表示切线长度( ) ( )是养路机械液压系统的动力部分。 在各种小型液压养路机械中(如液压起拔道器)采用的都是( )。 在液压传动常用的压力范围内,油液的压缩量是( )的,近似看作不可压缩。 曲线上两点连一条直线叫弦,弦上( )到曲线上的垂直距离叫做正矢。 我国铁路线路上直线轨底坡采用( ),曲线轨底坡根据需要调整。 ( )不是液压起拨道器起道轮转动不灵的原因 ( )不属于轻型养路机械。 目前我国 60kg/m 标准钢轨的长度有( )两种。 60kg/m 钢轨夹板第 2~第 3 孔孔距为( )。 50kg/m钢轨第一螺栓孔至第二螺栓孔中心距离为( )。 Ⅰ型弹条扣件有6、10、14、20四种不同号码的轨距挡板和( )两种挡板座。 我国铁路主要采用( )的标准轨距。 曲线应保持圆顺,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 )处测量正矢。 国产 75kg/m 钢轨,轨腰厚是( ) 国产 60kg/m 钢轨,轨腰厚是( ) 钢轨类型为 60kg/m,轨底宽度为( )。 50kg/m 钢轨双头对称夹板两中间孔的距离为( )。 螺纹道钉采用3号钢制造,标准长度为( )。 60kg/m 钢轨高( )。 50kg/m 钢轨高( )。 60、75kg/m 钢轨构造轨缝均采用( ) 计算曲线外轨超高值时,一般采用( )的整倍数。 ( )是电动捣固机的振源。 道岔木枕长度260-480cm,采用每( )进级。 道钉标准长度为( ),截面积为16mm×16mm。 60 kg/m钢轨接头夹板圆孔直径为( )。 Ⅲ型混凝土轨枕的质量为( )。 液压捣固机每次夹实时,捣固掌夹到行程终了以后,应在道床内轨枕两侧夹持( )。 使用液压捣固机捣固时,一般情况下,小腰(三根)夹1次,大腰夹2次,接头两侧各夹( )。 xyd-2型液压捣固机,捣固作业时,镐板应下插至其上缘位于轨枕面下( )mm。 ( )是电动捣固机的操纵部分。 at型尖轨的纵坡是在尖轨跟端和尖轨顶面宽( )一段长度内,尖轨与基本轨等高,完全承受车轮压力。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穿销式防爬器。这种防爬器每个可以承受( )的防爬力。 胶接绝缘接头前后( )范围内,用1m直尺检查,不得有大于0.3mm的硬弯。 扒镐窝时宽度:扒至距待捣固的轨枕侧面约( ) 扒镐窝时深度视起道量而定。不起道捣固时,一般扒至轨枕底以下( ) 现场胶接前,应用毛刷清除钢轨打磨面的铁质灰粒,检查胶接绝缘夹板绝缘电阻,当电阻( )以上才可实施组装。 扒镐窝时深度视起道量而定。起道量10mm左右时,扒至( )。 60kg/m 钢轨螺栓孔直径为( )。 Ⅲ型(有挡肩)混凝土枕质量( )。 Ⅲ型(无挡肩)混凝土枕质量( )。 零号扣板螺旋道钉孔中心至轨底边的距离为( )。 扒镐窝时深度视起道量而定。起道量超过10mm时,在轨枕侧面( )。 扒镐窝时自轨底中心向两侧各扒( ),同时轨底应扒清、扒透,以免石碴飞起伤人。 曲线缩短轨长度有比25.0m标准轨短( )的三种。 曲线缩短轨长度有比12.5m标准轨短( )的三种。 拨大方向时,指挥者距拨道人员一般为 ( )。 拨道大甩弯时,看道人最好距离拨道人( )左右。 拨道作业,直线地段以( )的一股为标准股。 拨小方向时,指挥者距拨道人员一般为 ( )。 除( )外,其他地点在起道捣固时均需加强捣固。 打右手镐时,右脚站在轨枕面上,距钢轨中心约( ),脚尖不得伸出轨枕边,与钢轨成15°角 固定区长度根据线路及施工条件确定,最短不得短于( )。 60 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在辙叉心宽( )断面处丈量。 普通单开道岔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在辙叉心宽( )断面处丈量。 at型单开道岔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在辙叉心宽( )断面处丈量。 单根更换混凝土轨枕,布枕时,复线应放在( )。 单根更换混凝土轨枕,整平道床时,新枕位置的道床应( ) 单根更换混凝土枕,把新枕运到更换的地点,曲线散布在( ),复线放在线路外侧妥当的位置。 单开道岔检查时水平时,首先应确定道岔直、曲标准股。直股以( )为标准股。 50kg/m 钢轨轨端至第一螺栓孔中心距离为( )。 做好道岔前后( )线路的整体维修,经常保持轨面平、方向顺,是预防整治道岔方向不良的措施之一。 通常水平差即使超过允许误差标准,也只是引起车辆的摇晃和两股钢轨的不均匀受力及磨耗。但如果在( )的距离内,有超过允许偏差的三角坑管理值,则危害较大,易造成脱轨事故。 60kg/m轨端至第一螺栓孔中心距离为( )。 75kg/m 钢轨的截面积是( )。 60kg/m 钢轨的截面积是( )。 50kg/m 钢轨的截面积是( )。 50kg/m钢轨9号普通单开道岔尖轨长( )。 50kg/m钢轨12号普通单开道岔尖轨长( )。 单线线路:道心筛至深度为枕底下( )。 提速道岔顶铁、限位器采用( )。 75kg/m 钢轨双头对称夹板长度为( )。 60kg/m 钢轨双头对称夹板长度为( )。 60-50kg/m 异型夹板长度为( )。 43kg/m 钢轨双头对称夹板长度为( )。 当道岔后两股轨道平行,且两平行股道的直线间距不大于( )时,道岔曲股岔尾后的曲线称为道岔连接曲线。 我国铁路采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不包括( )。 正线特重型轨道应采用( )。 养路机械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油液 t 时间内通过截面积为 a 的 l 长的管道,其流量 q 为( )。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或液压缸某一截面的油液体积,通常用( )表示。 养路机械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油液流量 q 的国际单位为( )。 ( )不是液体传动系统中压力的单位。 捣镐捣固作业:镐窝宽度扒至距待捣固的轨枕侧面一般为( )。 尖轨按断面形式分类中不含( )尖轨。 mt是( )的单位。 捣镐捣固作业:镐窝长度:自轨底中心向两侧各扒( )。 捣镐捣固作业不起道捣固时,镐窝深度:( )。 设置曲线外轨超高的目的中不含( )。 捣镐捣固作业起道超过10mm时,镐窝深度:( )。 线路纵断面图坡度栏中竖线为( )的位置,两竖线间向上或向下的斜线分别表示上坡或下坡,平线表示平坡。 曲线上各点正矢差之代数和为零,即曲线终点的( )等于零。 捣镐手工捣固时,第二排镐应落在距轨枕边约( )处,混凝土轨枕略远一点,避免打伤轨枕。 自动放散式无缝线路,允许长轨条( )。 某正线线路年通过总质量为60mt,其适用轨道类型为( )。 某正线线路年通过总质量为45mt,其适用轨道类型为( )。 道岔改道作业时,以( )股为标准股。 道岔起道以( )股为标准股。 道岔起道应做到( )。 个别接头错差,可用( )的方法进行调整。 无缝线路丧失稳定情况大多是由于( ),降低了道床横向阻力而发生。 无缝线路钢轨( )与钢轨长度、截面面积无关。 无缝线路钢轨( )与钢轨截面积、轨温变化幅度及钢轨长度有关。 垫板作业实际垫高量等于( )。 客运机车是按( )分类的。 电力机车是按( )分类的。 改道作业时,曲线地段以( )股为标准股。 改道作业时,直线上以( )的一股为标准股。 桥梁种类按桥梁结构形式分的是( ) 钢轨矫直,一般矫直量为硬弯矢度的( )倍。 桥梁种类按建筑材料分的是 ( ) ( )不是钢轨的主要功用。 无缝线路长轨节中部承受大小相等的温度力,钢轨不能伸缩,称为( )。 无缝线路长轨节两端,温度力是变化的,在克服道床纵向阻力阶段,钢轨有少量的伸缩,称为( )。 异型接头的联结应使两钢轨工作面轨距线与( )水平线都相吻合。 钢轨类型习惯上用每米钢轨大致质量的千克整数( )表示。 钢轨硬弯矫直到位后,要保压( ),松开油阀动作要缓和,以确保矫直效果。 ( )不是钢轨的主要参数。 ( )指的是轨道上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高差。 ( )是轨道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件。 2~4根标准轨或厂制缩短轨地段,作为与下一根长钢轨或道岔等联结的过渡段,称为( )。 轨枕的作用不包括( )。 下列关于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原因的叙述,( )是不易确切的。 混凝土轨枕地段用手提电镐捣固,一般起道量在20mm以下时,每根轨枕捣固( )。 指自主线向左右两侧对称岔出两条线路的道岔(两辙叉角相等)为( )。 指两条线路相互交叉,列车不仅能够沿着直线方向运行,而且能够由一直线转入另一直线的道岔为( )。 在两条相邻线路上互相交叉过渡的道岔设备为( )。 在各种类型道岔中,( )使用最广泛,大约占总数的90%以上 轨道在平面上的出岔、连接和交叉等设备,在我国铁路上习惯的称为( )。 保持主线为直线,侧线在主线的左侧或右侧岔出(面对道岔尖端而言)的道岔为( )。 混凝土枕打镐数量一般打( )镐。 混凝土枕中部( )长度范围内,严禁捣固或串实。 矫直钢轨时,将弯臂钩对正硬弯始点,液压顶放在弯臂钩前端,一般每隔( )向前矫直一处为宜。 接头夹板阻止钢轨纵向伸缩的阻力称为( ) 75型道岔尖轨由尖轨尖端至整断面的长度范围内进行淬火处理,以提高( )。 钢轨完全被固定,由于轨温变化而在钢轨内部产生的应力,称为( )。 当轨温变化时,整个钢轨断面所承受的力(拉力或压力),称为( )。 线路上的伤损钢轨应用白铅油做好标记,( )的标记↑△△△。 提速道岔长心轨尖端热加工锻出一段转换凸缘,直接与外锁闭装置接头铁拉板连接,实现可动心轨的( )。 警冲标埋设高度应从枕面量起至警冲标顶面( )。 轨距的大小是由机车车辆的( )宽度确定的。 列车由直线进入曲线时,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大小,取决于( )。 两翼轨作用边间的最窄距离称为辙叉( )。 ( )可对道床进行抛砟、配砟、整形和清扫轨面工作 ( )主要用于运送煤炭、钢材、矿石等不怕湿的货物。 ( )主要用于运送钢材、木材、汽车、机器等体积或重量较大的货物。 ( )主要用于运送日用品、仪器等比较贵重的和怕湿的货物。 木枕地段捣固时,应在钢轨两侧各( )范围内捣固道床,轨下部分加强捣固。 在进行( )设计时,相邻两坡段的交点叫变坡点。 低温铺设无缝线路时,为提高( ),采用钢轨张拉锁定。 木枕地段第一排镐,落在距轨枕底边( )处; 目视道岔方向和高低:站在道岔外约( )左右处,面向道岔,先看道岔方向,后看道岔前后高低。 排镐顺序自钢轨中心起向两侧( )为捣固范围。 起道时,当标准股起出一段之后,起道机返回找对股水平时,起道机和轨距道尺应放在( )一侧。 起道时,起道机必须放平放稳,曲线上放在( )。 道岔导曲线反超高是指( )。 ( )不属于产生曲线钢轨不均匀磨耗的主要原因。 起道时,起道机必须放平放稳,直线放在( )。 曲线基本要素不包括( )。 起道时放置起道机,( )不正确。 起道时看道者俯身在标准股上距起道机( )m处起道 缓和曲线的线形不包括( )。 水平差和三角坑是( )。 起道作业:曲线地段以( )股为标准股。 起道作业:直线上以( )的一股为标准股。 ( )是设计无缝线路时采用的锁定轨温。它通常是在保证无缝线路的强度与稳定的条件下由计算确定的。 曲线拨道方法不当,凭经验拨道,用眼睛看着估拨,经常采用( ),会造成误差积累或曲线头尾出现方向不良。 在曲线上两点连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叫做( )。 使用拨道器拨道,一般使用3台拨道器,拨道器( )。 道床抵抗轨道框架( )位移阻力称道床横向阻力。 我国生产的扣板以2mm为一级,共有( )种。 直线段上的水平加速度就是水平方向上( )和时间的比值。 使用缩短轨要做到曲线里股与相对外股的钢轨接头相错的距离,不超过所使用缩短轨( )。 使用钢轨钻孔机钻孔时,应( )供给冷却液。 使用小型打磨机打磨钢轨肥边要控制一定的打磨量,应( ),防止打磨过量。 使用液压轨缝调整器串动钢轨时,12.5m钢轨每次串动不超过( )。 使用液压轨缝调整器串动钢轨时,25m钢轨每次串动不超过( )。 使用液压轨缝调整器时,须先使油缸活塞伸出( )的预留量,然后再卡紧轨头串轨,以防来车时撤不下来。 使用钻孔机钻孔前,应发动机器试运转,最少( ),观察机械运转是否正常。 线路养护维修作业后,道床纵向阻力值会( )。 在一定轨温变化条件下,只要轨道稳定能够得到保证,钢轨长度可以( )。 手工捣固木枕地段起道量10mm应打( )。 手工捣固时,扒砟长度,自钢轨中心向两侧各扒( )。 手提电镐(内燃机)捣固作业,起道量在20mm以下时,每根捣固时间一般为( )。 ( )不是决定钢轨质(重)量的主要因素。 为防止拨后来车钢轨回复,要适当预留回弹量,一般预留( )。 无缝线路的优点不包括 ( )。 养路机械液压系统中的( )组成执行部分。 养路机械液压系统中的( )组成控制部分。 养路机械液压系统中的( )组成辅助部分。 曲线上任意点的拨动,对相邻点正矢的影响量为拨动点拨动量的( ),其方向相反。 现场复核病害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复核法、特征点复核法、参照复核法。直接复核法适用于( )。 使用液压捣固机捣固时,要对位准、下插稳、夹实快。按( )的顺序进行作业。 小型捣固机作业前应检查电气开关及电气绝缘是否良好,并启动捣固机试运转( ),检查电机各部温度升是否正常。 新换上轨枕应在( )后进行八面镐捣固。 ( )不属于钢轨伤损的类型。 道床( )是防止无缝线路胀轨跑道,保证线路稳定的主要因素。 ( )不是养路机械的组成部分。 液压捣固机下道后,应将镐板( ),把捣固机固定好。 异形接头是按( )分类的。 用手提电镐捣固时,应随时摆动镐板,不得按在一处不动,一般捣固镐( )。 用手提电镐进行捣固作业,一般起道量在( )以下时,扒出轨枕龠内1/2石砟。 在扒道床时,正确的扒砟顺序为( )。 两股钢轨接头左、右错开时,其相错量不能小于( )。 在尖轨外侧的非刨切部分腹部安装( )顶铁,使尖轨的横向力通过顶铁传给基本轨。 在混凝土枕地段起道时,打塞(砸撬)应将起道机( )轨枕底道砟串实。 50kg/m钢轨9号道岔导曲线终点横距为( )mm。 Ⅲ型枕与Ⅱ型枕相比,端部侧面积增加( )。 在曲线拨道时应( )。 在使用捣镐手工捣固作业中,正确的举镐姿势是( )。 ( )是表征轨道承受荷载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线路运营繁忙程度的主要标志。 找小坑时,看道者俯身在标准股上,一般距起道机( )处,看轨头外侧下颏水平线。 Ⅲ型混凝土轨枕的轨下有效截面高度为( )。 高锰钢辙叉制造误差规定,工作边用拉线检查应成直线,如拉线有空隙时,每侧不得超过( ),不允许抗线。 指挥者以手势指挥拨道。两手放胸前,食拇指张开作小圆弧状表示拨( )。 指挥者以手势指挥拨道。两手高举,食拇指张开作大圆弧状表示拨( )。 指挥者以手势指挥拨道。两手握拳高举头上相碰,各一个接头,则两拳向碰两次。表示拨( )。 指挥者以手势指挥拨道。两手在胸腹前交叉表示( )。 左脚站在轨枕盒中,距轨底约( ),两脚跟相距约250mm,并成70°角。捣轨底时,镐头向轨底倾斜与钢轨成30°角。 使用Ⅲ型扣件道岔可调整最大负轨距( )。 使用Ⅱ型扣件道岔可调整最大负轨距( )。 弹条Ⅲ型扣件轨面调高量为( )。 混凝土岔枕长度为2.6~4.8m,级差为0.1m 曲线轨道的最大允许轨距为( )mm。 根据长期测定结果统计,最高轨温可高于同一时间最高气温约( )。 一般最高轨温都出现在每日的( ) 道床肩部宽度所负担的道床横向阻力,在正常情况下约占横向阻力总值的( )。 无缝道岔清筛道床要采取逐孔倒筛的方法,间隔不少于( )。 再用轨分为( )。 6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垂直磨耗小于( )。 6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侧面磨耗小于( )。 60kg/m旧钢轨二级(整修前)伤损限值,垂直磨耗小于( )。 60kg/m旧钢轨三(整修前)级伤损限值,锈蚀后轨腰剩余厚度不小于( )。 6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剥离掉块深度小于0.5mm,长度小于( )。 60kg/m旧钢轨二级(整修前)伤损限值,剥离掉块深度小于( ),长度不限。 5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表面擦伤深度小于( )。 50kg/m旧钢轨二级(整修前)伤损限值,表面擦伤深度小于( )。 5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低头及压堆不大于( )/m。 50kg/m旧钢轨二级(整修前)伤损限值,低头及压堆小于( )/m。 5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一侧肥边不大于( )。 50kg/m旧钢轨二级(整修前)伤损限值,一侧肥边不大于( )。 60kg/m一级再用轨,使用条件要求线路通过速度不超过( )。 60kg/m一级再用轨,使用条件要求线路年通过总重不得超过( )。 60kg/m二级再用轨,使用条件要求线路通过速度不超过( )。 50kg/m一级再用轨,使用条件要求线路通过速度不超过( )。 50kg/m一级再用轨,使用条件要求线路年通过总重不得超过( )。 旧钢轨锯切时,锯切点离标记处应不小于( )。 曲线未被平衡欠超高在一般情况下不应大于( ) mm。 曲线未被平衡欠超高在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 ) mm。 有砟轨道实设最大超高,在单线上不得大于( ) mm。 有砟轨道实设最大超高,在双线上不得大于( ) mm。 允许速度为120(不含)~160 km/h线路,在直线上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10υmax ),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不应大于( ) mm。 允许速度不大于120 km/h线路,在直线上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9υmax ) ,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有缓和曲线时不应大于( ) mm。 允许速度不大于120 km/h线路,在直线上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9υmax ) ,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无缓和曲线时不应大于( ) mm。 同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特殊困难地段不应短于( ) m。 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特殊困难地段不应短于( )m。 允许速度不大于120 km/h线路在特殊条件下的超高顺坡,铁路局集团公司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但不得大于( )‰。 圆曲线最小长度在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特殊困难地段不应短于( ) m。 半径为25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超过( ) mm为超限。 半径为30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超过( ) mm为超限。 半径为45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超过( ) mm为超限。 半径为80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超过( ) mm为超限。 υmax>120km/h,半径为100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超过( ) mm为超限。 半径为25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圆曲线正矢连续差超过( ) mm为超限。 半径为30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圆曲线正矢连续差超过( ) mm为超限。 半径为45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圆曲线正矢连续差超过( ) mm为超限。 半径为80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圆曲线正矢连续差超过( ) mm为超限。 υmax>120km/h,半径为100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圆曲线正矢连续差超过( ) mm为超限。 半径为25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超过( ) mm为超限。 半径为30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超过( ) mm为超限。 半径为45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超过( ) mm为超限。 半径为80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超过( ) mm为超限。 υmax>120km/h,半径为1000m的曲线作业验收时,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超过( ) mm为超限。 胶接绝缘接头拉开时,应立即复紧两端各( )m线路的扣件,限速不超过160 km/h,并及时进行永久处理。 捣固车一次起道量不宜超过( ) mm,每次作业后应进行道床动力稳定。 捣固车一次拨道量不宜超过( )mm,曲线地段上挑、下压量应尽量接近,每次作业后应进行道床动力稳定。 调节器的护轨与尖轨(基本轨)间净距偏差超过( )mm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护轨。 调节器的护轨高于尖轨(基本轨)( )mm或低于尖轨(基本轨)25mm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护轨。 对无缝线路位移观测的检查:每( )个月不少于1次,进行影响无缝线路稳定的作业后,应及时进行观测。 对重要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每( )年不少于一次。 对技术复杂及重要的桥梁、隧道检定,其他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每( )年不少于一次。 在设计行车速度160km/h的Ⅰ级铁路区间线路路段,一般条件情况下最小曲线半径为( )m。 在设计行车速度160km/h的Ⅰ级铁路区间线路路段,困难条件情况下最小曲线半径为( )m。 在设计行车速度120km/h的Ⅰ级铁路区间线路路段,一般条件情况下最小曲线半径为( )m。 在设计行车速度120km/h的Ⅰ级铁路区间线路路段,困难条件情况下最小曲线半径为( )m。 有砟轨道路肩宽度:线路设计速度为200 km/h区段的路肩宽度不应小于( )m。 有砟轨道路肩宽度:线路设计速度为160 km/h及以下的铁路,位于路堤上的路肩宽度不应小( )m。 有砟轨道路肩宽度:线路设计速度为160 km/h及以下的铁路,位于路堑上的路肩宽度不应小( )m。 曲线半径R≥295m线路,曲线轨距加宽值为( )mm。 曲线半径295>R≥245m线路,曲线轨距加宽值为( )mm。 曲线半径245>R≥195m线路,曲线轨距加宽值为( )mm。 曲线半径R<195m线路,曲线轨距加宽值为( )mm。 允许速度v≤120线路验收时,线路水平相对于标准的静态允许偏差值为( )mm。 允许速度v≤120线路验收时,道岔水平相对于标准的静态允许偏差值为( )mm。 允许速度120<v≤160线路验收时,线路水平相对于标准的静态允许偏差值为( )mm。 允许速度120<v≤160线路验收时,道岔水平相对于标准的静态允许偏差值为( )mm。 允许速度160<v≤200线路验收时,线路水平相对于标准的静态允许偏差值为( )mm。 允许速度160<v≤200线路验收时,道岔水平相对于标准的静态允许偏差值为( )mm。 允许速度160<v≤200线路验收时,道岔轨距相对于标准的静态允许偏差值为( )mm。 道岔辙叉号数选择,侧向接发停车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 )。 列车运行速度( )km/h及以上线路全封闭、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站界标,设在双线区间列车运行方向左侧最外方顺向道岔(对向出站道岔的警冲标)外不少于( )m处,或邻线进站信号机相对处。 封锁施工时,施工负责人应确认已做好一切施工准备,按批准的施工计划,亲自或指派驻站联络员在车站( )内登记。 多个单位在同一个区间施工时,原则上应分别按规定进行防护,由( )负责划分各单位范围及分界。 作业地点在站外,距离进站信号机(反方向进站信号机)小于820m时,现场防护人员应站在距施工地点( )m附近,且瞭望条件较好的地点显示停车手信号。 施工作业地点在站外,距离进站信号机(反方向进站信号机)小于820 m时,现场防护人员应站在距进站信号机(反方向进站信号机)( )m附近,显示停车手信号。 在交分道岔上施工,将有关道岔扳向不能通往施工地点的位置,并加锁或紧固,在距离施工地点两端( )m处线路上,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防护。 在交叉渡线的一组道岔上施工,一端在菱形中轴相对处线路上,另一端在距离施工地点( )m处线路上,分别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防护,将有关道岔扳向不能通往施工地点的位置,并加锁或紧固。 利用列车间隔在区间使用小车,小车跟随列车后面推行时,应与列车尾部保持大于( )m的距离。 ( )km/h的区段,禁止利用列车间隔使用小车。 减速信号表面有反光材料的黄底黑字圆牌,标明( )。 昼间无红色信号旗时,两臂高举头上向两侧急剧摇动表示要求( )。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A型标桩为基本型,沿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每( )m左右设置一个,特殊地段可增加或减少设置数量,人烟稀少地区可不设置。 客货共线铁路基本建筑限界货物高站台边缘(只适用于线路的一侧)在高出轨面的1100~4800 mm 范围,距线路中心线距离可按( )mm设计。 在昼间遇降雾、暴风雨雪及其他情况,致使停车信号显示距离不足( )m,应使用夜间信号。 在昼间遇降雾、暴风雨雪及其他情况,致使注意或减速信号显示距离不足( )m,应使用夜间信号。 在线路上人力推行小车时,应派防护人员在小车前后方向,按( )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位置显示停车手信号,随车移动,如瞭望条件不良,应增设中间防护人员。 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 )mm。 接触网支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标出线路的轨面标准线,有砟轨道每年复测一次,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得大于( )mm。 线路允许速度为140 km/h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一般情况为( )m。 线路允许速度为140 km/h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一般情况为( )m。 线路允许速度为120 km/h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一般情况为( )m。 线路允许速度为120 km/h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一般情况为( )m。 曲线正矢日常保持容许偏差管理值表规定,R≤250m正线及到发线上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 )mm。 曲线正矢日常保持容许偏差管理值表规定,250<R≤350m正线及到发线上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 )mm。 曲线正矢日常保持容许偏差管理值表规定,350<R≤450m正线及到发线上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 )mm。 曲线正矢日常保持容许偏差管理值表规定,450<R≤800m正线及到发线上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 )mm。 曲线正矢日常保持容许偏差管理值表规定,R>800m正线及到发线上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 )mm。 曲线正矢日常保持容许偏差管理值表规定,R≤250m其他站线上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 )mm。 曲线正矢日常保持容许偏差管理值表规定,250<R≤350m其他站线上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 )mm。 曲线正矢日常保持容许偏差管理值表规定,350<R≤450m其他站线上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 )mm。 曲线正矢日常保持容许偏差管理值表规定,450<R≤800m其他站线上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 )mm。 曲线正矢日常保持容许偏差管理值表规定,R>800m其他站线上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为( )mm。 道床大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质量W年≥50Mt无垫层的碎石道床一般路基地段,枕下道床厚度标准为( )mm。 道床大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质量50Mt>W年≥25Mt无垫层的碎石道床一般路基地段,枕下道床厚度标准为( )mm。 道床大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质量25Mt>W年≥15Mt无垫层的碎石道床一般路基地段,枕下道床厚度标准为( )mm。 道床大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质量W年<15Mt无垫层的碎石道床一般路基地段,枕下道床厚度标准为( )mm。 道床大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质量W年≥50Mt无垫层的碎石道床不易风化的岩石、碎石路基地段,枕下道床厚度标准为( )mm。 道床大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质量50Mt>W年≥25Mt无垫层的碎石道床不易风化的岩石、碎石路基地段,枕下道床厚度标准为( )mm。 道床大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质量25Mt>W年≥15Mt无垫层的碎石道床不易风化的岩石、碎石路基地段,枕下道床厚度标准为( )mm。 道床大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质量W年<15Mt无垫层的碎石道床不易风化的岩石、碎石路基地段,枕下道床厚度标准为( )mm。 υmax ≤160km/h无缝线路正线上,R≤800m曲线外侧道床顶面加宽( )m。 100 <υmax ≤120 km/h普通线路正线上,R≤600m曲线外侧道床顶面加宽( )m。 υmax ≤100 km/h普通线路正线上,R≤600m曲线外侧道床顶面加宽( )m。 无缝线路正线上Ⅲ型混凝土枕地段,R≤600m曲线外侧道床顶面加宽( )m。 无缝线路正线上其他轨枕地段,R≤600m曲线外侧道床顶面加宽( )m。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裂缝宽度( )mm,达到Ⅰ级伤损标准。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裂缝宽度( )mm,达到Ⅱ级伤损标准。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裂缝宽度( )mm,达到Ⅲ级伤损标准。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轨枕界面裂缝宽度( )mm,达到Ⅰ级伤损标准。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轨枕界面裂缝宽度( )mm,达到Ⅱ级伤损标准。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轨枕界面裂缝宽度( )mm,达到Ⅲ级伤损标准。 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裂缝达到 mm,达到Ⅰ级伤损标准。 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裂缝达到 mm,达到Ⅱ级伤损标准。 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裂缝达到 mm,达到Ⅲ级伤损标准。 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轨枕界面裂缝达到 mm,达到Ⅰ级伤损标准。 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轨枕界面裂缝达到 mm,达到Ⅱ级伤损标准。 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规定,道床板轨枕界面裂缝达到 mm,达到Ⅲ级伤损标准。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规定,Ⅰ级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正线上,Ⅲ型混凝土枕应铺枕( )根/km。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规定,Ⅰ级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正线上,Ⅲ型混凝土枕应铺枕( )根/km。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规定,Ⅰ级铁路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正线上,Ⅲ型混凝土枕应铺枕( )根/km。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规定,Ⅰ级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正线上,Ⅲ型型混凝土枕应铺枕( )根/km。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规定,Ⅰ级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正线上,新Ⅱ型混凝土枕应铺枕( )根/km。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规定,Ⅰ级铁路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80km/h正线上,Ⅲ型混凝土枕应铺枕( )根/km。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规定,Ⅰ级铁路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80km/h正线上,新Ⅱ型混凝土枕应铺枕( )根/km。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规定,Ⅱ级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正线上,Ⅲ型混凝土枕应铺枕( )根/km。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规定,Ⅱ级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正线上,新Ⅱ型混凝土枕应铺枕( )根/km。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规定,Ⅱ级铁路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80km/h正线上,Ⅲ型混凝土枕应铺枕( )根/km。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规定,Ⅱ级铁路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80km/h正线上,新Ⅱ型混凝土枕应铺枕( )根/km。 设备大修时,符合条件的轨枕加强地段,新Ⅱ型混凝土枕线路增加的轨枕为( )根/km。 设备大修时,符合条件的轨枕加强地段,木枕线路增加的轨枕为( )根/km。 设备大修时,符合条件的轨枕加强地段,新Ⅱ型混凝土枕线路最多铺设根数为( )根/km。 设备大修时,符合条件的轨枕加强地段,木枕线路最多铺设根数为( )根/km。 轨型为43kg/m或38kg/m的12.5m钢轨,每千米配置1600根时,每节钢轨配置为( )根。 轨型为43kg/m或38kg/m的12.5m钢轨,每千米配置1760根时,每节钢轨配置为( )根。 轨型为43kg/m或38kg/m的12.5m钢轨,每千米配置1920根时,每节钢轨配置为( )根。 轨型为43kg/m或38kg/m的25m钢轨,每千米配置1600根时,每节钢轨配置为( )根。 轨型为43kg/m或38kg/m的25m钢轨,每千米配置1760根时,每节钢轨配置为( )根。 轨型为43kg/m或38kg/m的25m钢轨,每千米配置1920根时,每节钢轨配置为( )根。 轨型为43kg/m或38kg/m的12.5m钢轨,每千米配置1680根时,每节钢轨配置为( )根。 轨型为43kg/m或38kg/m的12.5m钢轨,每千米配置1840根时,每节钢轨配置为( )根。 轨型为43kg/m或38kg/m的25m钢轨,每千米配置1680根时,每节钢轨配置为( )根。 轨型为43kg/m或38kg/m的25m钢轨,每千米配置1840根时,每节钢轨配置为( )根。 υmax>160 km/h正线上,75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160 km/h≥υmax>120 km/h正线上,75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υmax≤120 km/h正线及到发线上,75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其他站线上,75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υmax>160 km/h正线上,75以下~60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160 km/h≥υmax>120 km/h正线上,75以下~60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υmax≤120 km/h正线及到发线上,75以下~60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其他站线上,75以下~60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υmax≤120 km/h正线及到发线上,60以下~50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其他站线上,60以下~50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υmax≤120 km/h正线及到发线上,50以下~43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其他站线上,50以下~43kg/m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υmax≤120 km/h正线及到发线上,43kg/m以下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其他站线上,43kg/m以下钢轨头部总磨耗( )mm,达到轻伤标准。 υmax>160 km/h正线上,75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 )mm,达到重伤标准。 160 km/h≥υmax>120 km/h正线上,75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 )mm,达到重伤标准。 υmax≤120 km/h正线、到发线及其他站线上,75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 )mm,达到重伤标准。 υmax>160 km/h正线上,75以下~60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 )mm,达到重伤标准。 160 km/h≥υmax>120 km/h正线上,75以下~60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 )mm,达到重伤标准。 υmax≤120 km/h正线、到发线及其他站线上,75以下~60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 )mm,达到重伤标准。 υmax≤120 km/h正线、到发线及其他站线上,60以下~50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 )mm,达到重伤标准。 υmax≤120 km/h正线、到发线及其他站线上,50以下~43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 )mm,达到重伤标准。 υmax≤120 km/h正线、到发线及其他站线上,43kg/m以下钢轨头部垂直磨耗( )mm,达到重伤标准。 υmax≤120km/h线路上,钢轨接头顶面或内侧错牙( )mm,应及时处理。 υmax≤120km/h线路上,钢轨工作边或轨端肥边( )mm,应及时处理。 υmax≤120km/h线路上,钢轨硬弯( )mm,应及时处理。 υmax≤120km/h线路上,钢轨焊缝凹陷( )mm,应及时处理。 υmax≤120km/h线路上,钢轨母材轨顶面凹陷或接头马鞍形磨耗( )mm,应及时处理。 最高、最低轨温差>85 ℃,60kg/m及以上钢轨,普通线路25m 钢轨地段接头扭矩为( )N·m。 最高、最低轨温差>85 ℃,50kg/m钢轨,普通线路25m 钢轨地段接头扭矩为( )N·m。 最高、最低轨温差>85 ℃,43kg/m钢轨,普通线路25m 钢轨地段接头扭矩为( )N·m。 最高、最低轨温差≤85 ℃,60kg/m及以上钢轨,普通线路25m 钢轨地段接头扭矩为( )N·m。 最高、最低轨温差≤85 ℃,50kg/m钢轨,普通线路25m 钢轨地段接头扭矩为( )N·m。 最高、最低轨温差≤85 ℃,43kg/m钢轨,普通线路25m 钢轨地段接头扭矩为( )N·m。 50kg/m钢轨,普通线路12.5m 钢轨地段接头扭矩为( )N·m。 43kg/m钢轨,普通线路12.5m 钢轨地段接头扭矩为( )N·m。 接头防松紧固件扭矩标准规定,8级为( )N·m。 接头防松紧固件扭矩标准规定,10级为( )N·m。 接头防松紧固件扭矩标准规定,12级为( )N·m。 450<R≤600正线上,25 m钢轨地段铺设木枕线路轨撑安装( )根。 350<R≤450m站线上,25 m钢轨地段铺设木枕线路轨撑安装( )根。 R≤350m站线上,25 m钢轨地段铺设木枕线路轨撑安装( )根。 450<R≤600正线上,12.5 m钢轨地段铺设木枕线路轨撑安装( )根。 350<R≤450m站线上,12.5 m钢轨地段铺设木枕线路轨撑安装( )根。 R≤350m站线上,12.5 m钢轨地段铺设木枕线路轨撑安装( )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单线铺设木枕时,9号道岔尖轨跟后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双线铺设木枕时,9号道岔尖轨跟后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单线铺设木枕时,12号道岔尖轨跟后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双线铺设木枕时,12号道岔尖轨跟后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单线铺设木枕时,18号道岔尖轨跟后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双线铺设木枕时,18号道岔尖轨跟后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单线铺设木枕时,9号道岔辙叉趾前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双线铺设木枕时,9号道岔辙叉趾前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单线铺设木枕时,12号道岔辙叉趾前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双线铺设木枕时,12号道岔辙叉趾前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单线铺设木枕时,18号道岔辙叉趾前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表规定,双线铺设木枕时,18号道岔辙叉趾前正方向/反方向安装数量为( )对。 高锰钢整铸辙叉垂直裂纹,辙叉心宽0~50mm范围内一条裂纹长度达( )mm,可判为重伤。 高锰钢整铸辙叉垂直裂纹,辙叉心宽50mm以后一条裂纹长度达( )mm,可判为重伤。 高锰钢整铸辙叉垂直裂纹,辙叉翼一条裂纹长度达( )mm,可判为重伤。 高锰钢整铸辙叉垂直裂纹,辙叉心宽0~50mm范围内两条裂纹相加长度达( )mm,可判为重伤。 高锰钢整铸辙叉垂直裂纹,辙叉心宽50mm以后两条裂纹相加长度达( )mm,可判为重伤。 高锰钢整铸辙叉垂直裂纹,辙叉翼两条裂纹相加长度达( )mm,可判为重伤。 线路设备( )是根据线路设备变化规律,维持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而对线路进行的日常维护和小规模修理。 线路设备修理采用周期修与( )相结合。 线路设备大修以周期修为主,日常维修以( )为主。 线路设备大修以( )为主,日常维修以状态修为主。 铁路局集团公司应安排足够数量的天窗,以满足线路设备修理的需要,大力推广“( )”。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 )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重载铁路除外)。 因线路设备大修引起其他设备变动时,应由铁路局集团公司在相应的( )计划中统一安排。 因线路设备大修引起其他设备变动时,应由( )在相应的大修计划中统一安排。 因线路设备( )引起其他设备变动时,应由铁路局集团公司在相应的大修计划中统一安排。 修补达到( )级及以上伤损的无砟道床属于计划维修主要内容。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单位应依据( )进行现场调查和施工测量,研究制定施工方案。 工务段管辖的正线线路延展长度不宜超过( )km,特殊情况下由铁路局集团公司规定。 线路车间管辖的正线延展长度单线以( )km为宜。 线路车间管辖的正线延展长度双线以( )km为宜。 用于线路大修及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施工天窗不少于( )min。 用于线路大修及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维修天窗双线不应少于( )min。 用于线路大修及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维修天窗单线不应少于( )min。 工务机械段应根据铁路局集团公司下达的( )计划,编制年度分月维修计划。 60 kg/m及以下钢轨每公里重伤数量达到( )处(含焊接和胶接绝缘接头伤损)应及时更换钢轨。 75 kg/m钢轨每公里重伤数量达到( )处(不含焊接和胶接绝缘接头伤损),应及时更换钢轨。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75 kg/m无缝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道岔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75 kg/m无缝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钢轨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75 kg/m普通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道岔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75 kg/m普通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钢轨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60kg/m无缝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道岔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60kg/m无缝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钢轨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60kg/m普通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道岔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60kg/m普通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钢轨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50kg/m无缝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道岔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50kg/m无缝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钢轨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50kg/m普通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道岔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规定,50kg/m普通线路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混凝土枕地段,钢轨累计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曲线钢轨更换周期规定,60kg/m钢轨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R≤400m时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曲线钢轨更换周期规定,60kg/m钢轨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400m<R≤800m时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曲线钢轨更换周期规定,60kg/m钢轨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800m<R≤1200m时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曲线钢轨更换周期规定,60kg/m钢轨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1200m<R≤2000m时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曲线钢轨更换周期规定,60kg/m钢轨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2000m<R或直线时通过总质量需达到( )Mt。 根据线路允许速度、年通过总质量、在路网中的重要性以及客货运输特点等情况线路等级划分为( )级。 年通过总质量大于5000万t或线路允许速度( )的铁路正线为Ⅰ级线路。 年通过总质量大于3000万t且不大于5000万t或线路允许速度( )铁路正线为Ⅱ级线路。 年通过总质量不大于( )万t且线路允许速度不大于100km/h的铁路正线为Ⅲ级线路。 道岔和站线的维修周期由( )规定。 曲线上股钢轨侧面干式润滑的涂覆周期由( )规定。 线路设备维修周期规定,Ⅲ级线路扣件维修周期为( )年。 线路设备维修周期规定,Ⅲ级线路大型养路机械捣固维修周期为( )年。 线路设备维修周期规定,Ⅱ级线路大型养路机械捣固维修周期为( )年。 线路设备维修周期规定,Ⅰ级线路大型养路机械捣固维修周期为( )年。 线路设备维修周期规定,直线及半径大于1200m曲线地段,一般( )Mt通过总质量打磨一次(含多遍,达到设计廓形为止)。 线路设备维修周期规定,半径不大于1200m曲线地段,每( )Mt打磨一次。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计划维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限速(160 km/h)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计划维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限速(160 km/h)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高低的作业验收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高低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向(直线)的作业验收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向(直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缓和曲线)的作业验收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缓和曲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直线和圆曲线)的作业验收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160 km/h <υmax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直线和圆曲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计划维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限速(120 km/h)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计划维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限速(120 km/h)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高低的作业验收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高低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向(直线)的作业验收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向(直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缓和曲线)的作业验收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缓和曲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 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直线和圆曲线)的作业验收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120 km/h<υmax≤160 km/h正线混凝土枕线路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三角坑(直线和圆曲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mm。 在线路允许速度 80 km/h<υmax ≤120 km/h正线混凝土枕
|
|
|
下载地址 |
查看 人气:439
下载 人气:529
|
|
|
相关文件 |
|
|
❤ 如果您发现该文件不能下载,请点击报告错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