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铁路 地铁 税务 电力 常识 交通 移动 学校 矿业 银行保险 医院 烟草
当前位置 —> 本站首页铁路工务段 ∷ 2019年铁路线路工高级技师理论题库
文件分类 最近更新

2018铁路线路工中级题库题库 5162
2016新版机车电工(电力)中级工技能鉴定 4704
2023年上海局车站安检工种抽考题库(新) 4540
2017铁路中级司机题库 4183
2019铁路中级线路工题库 3990
2018铁路机车电工考试题库 3563
2023年上海局车站客运工种抽考题库(新) 3403
2016铁路线路工中级理论知识资源库 3341
2022年上海局南京客运段一季度抽考题库 2942
2016铁路线路工初级理论知识资源库 2701
2024年三季度上海局售票人员题库 8
2023年上海局站调(助调)题库(11月版) 8
2023年上海局车号员工种抽考题库 8
2024年三季度上海局安检管理人员题库 7
2024年三季度上海局安检人员题库 7
2024年三季度上海局高铁客运人员题库 7
2024南京客运段普速列车(值班)员理论题库 7
2024年一季度上海局安检人员抽考题库 7
2023年徐州房建公寓段叫班员题库 7
2023年度上海局高速客运管理人员抽考题库 7
2018铁路线路工中级题库题库 5162
2016新版机车电工(电力)中级工技能鉴定 4704
2023年上海局车站安检工种抽考题库(新) 4540
2017铁路中级司机题库 4183
2019铁路中级线路工题库 3990
2018铁路机车电工考试题库 3563
2020鄂尔多斯煤校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试题 3532
2023年上海局车站客运工种抽考题库(新) 3403
2016铁路线路工中级理论知识资源库 3341
2022年上海局南京客运段一季度抽考题库 2942
【软件介绍】

考试通是我们针对android系统手机新开发的一款手机用模拟考试的软件,自己可以增加题库,完全免费、更新及时、操作简单等特色,是考试练习的必备软件。如有需要制作或分享的自己题库,可以将考试题库发到yjg72889@163.com邮箱点击下载参考格式,我们帮忙制作,也可以自己制作,参考的制作方法

考试通软件下载:android手机版本

以下为试题库,可以用考试通直接下载使用:
文件名称: 2019年铁路线路工高级技师理论题库
所属行业: 铁路 二级分类: 工务段
试题题数:共有【400】题 打开方式: Android/
添加时间: 2019/11/24 18:47:29 点击次数:  897
下载地址:    查看    人气:407
   下载    人气:490

   文件简介及使用说明
   1.(45821)再用轨分为()。(1.0分)
C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六级
2.(45822)6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垂直磨耗小于()。(1.0分)
A
A.3mm
B.4mm
C.5mm
D.6mm
3.(45823)60kg/m旧钢轨二级(整修前)伤损限值,垂直磨耗小于(     )。(1.0分)
B
A.3mm
B.4mm
C.5mm
D.6mm
4.(45824)6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侧面磨耗小于()。(1.0分)
C
A.3mm
B.4mm
C.5mm
D.6mm
5.(45825)60kg/m旧钢轨三(整修前)级伤损限值,锈蚀后轨腰剩余厚度不小于()。(1.0分)
C
A.7mm
B.10mm容
C.13mm
D.14mm
6.(45826)6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剥离掉块深度小于0.5mm,长度小于()。(1.0分)
A
A.5mm
B.10mm
C.13mm
D.14mm
7.(45827)60kg/m旧钢轨二级(整修前)伤损限值,剥离掉块深度小于(),长度不限。(1.0分)
C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8.(45828)5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表面擦伤深度小于()。(1.0分)
A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9.(45829)50kg/m旧钢轨二级(整修前)伤损限值,表面擦伤深度小于()。(1.0分)
C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10.(45830)5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低头及压堆不大于()/m。(1.0分)
A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11.(45831)50kg/m旧钢轨二级(整修前)伤损限值,低头及压堆小于()/m。(1.0分)
C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12.(45832)5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一侧肥边不大于(     )。(1.0分)
B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13.(45833)50kg/m旧钢轨二级(整修前)伤损限值,一侧肥边不大于(     )。(1.0分)
B
A.2mm
B.3mm
C.4mm
D.5mm
14.(45834)60kg/m一级再用轨,使用条件要求线路通过速度不超过()。(1.0分)
C
A.80km/h
B.100km/h
C.120km/h
D.160km/h
15.(45835)60kg/m一级再用轨,使用条件要求线路年通过总重不得超过()。(1.0分)
A
A.50Mt
B.45Mt
C.30Mt
D.15Mt
16.(45836)60kg/m二级再用轨,使用条件要求线路通过速度不超过()。(1.0分)
C
A.80km/h
B.100km/h
C.120km/h
D.160km/h
17.(45837)50kg/m一级再用轨,使用条件要求线路通过速度不超过(     )。(1.0分)
B
A.80km/h
B.100km/h
C.120km/h
D.160km/h
18.(45838)50kg/m一级再用轨,使用条件要求线路年通过总重不得超过()。(1.0分)
C
A.50Mt
B.45Mt
C.30Mt
D.15Mt
19.(45839)旧钢轨锯切时,锯切点离标记处应不小于()。(1.0分)
D
A.50mm
B.60mm
C.80mm
D.100mm
20.(45840)定尺轨和缩短轨上最多允许保留一个焊接接头,其焊缝中心距轨端应不小于()。(1.0分)
A
A.4.5m
B.6m
C.7.5m
D.8m
21.(45841)某线路为直线上坡,每500m水平距离高程是升1m,则该线路坡度为()。(1.0分)
C
A.0.5‰
B.1‰
C.2‰
D.4‰
22.(45842)V允许速度>200km/h的线路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m。(1.0分)
C
A.400
B.600
C.800
D.900
23.(45843)200km/h≥V允许速度>160km/h的线路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     )m。(1.0分)
B
A.400
B.600
C.800
D.900
24.(45844)200km/h≥V允许速度>160km/h的线路,特别困难条件下最小坡度长度不应小于()m。(1.0分)
A
A.400
B.600
C.800
D.900
25.(45845)V允许速度≤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应设置竖曲线。(1.0分)
C
A.0.8‰
B.1‰
C.2‰
D.3‰
26.(45846)V允许速度≤160km/h的线路,竖曲线半径困难地段不应小于()m。(1.0分)
A
A.5000
B.15000
C.20000
D.25000
27.(45847)160km/h<V允许速度≤200km/h的线路,设置圆曲线形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     )m。(1.0分)
B
A.5000
B.15000
C.20000
D.25000
28.(45848)V允许速度>200km/h的线路,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m。(1.0分)
C
A.5000
B.15000
C.20000
D.25000
29.(45849)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连接顺坡率为: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1.0分)
D
A.0.8‰
B.1‰
C.1.5‰
D.2‰
30.(45850)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连接顺坡率为: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     )。(1.0分)
B
A.0.8‰
B.1‰
C.1.5‰
D.2‰
31.(45851)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连接顺坡率为:允许速度为160km/h(不含)~20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1.0分)
A
A.0.8‰
B.1‰
C.1.5‰
D.2‰
32.(45852)某圆曲线形竖曲线,曲线半径为10000m,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为2‰,则竖曲线的切线长为()。(1.0分)
A
A.10m
B.20m
C.30m
D.40m
33.(45853)某圆曲线形竖曲线,曲线半径为15000m,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为2‰,则竖曲线的曲线长近似为()。(1.0分)
C
A.10m
B.20m
C.30m
D.40m
34.(45854)某圆曲线形竖曲线,曲线半径为10000m,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为4‰,则竖曲线的曲线长近似为()。(1.0分)
D
A.10m
B.20m
C.30m
D.40m
35.(45855)某抛物形竖曲线,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为4‰,每20m长度的变坡率为2‰,则竖曲线的长度为()。(1.0分)
D
A.10m
B.20m
C.30m
D.40m
36.(45856)某抛物形竖曲线,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为3‰,每20m长度的变坡率为1‰,则竖曲线的长度为()。(1.0分)
C
A.20m
B.40m
C.60m
D.80m
37.(45857)两线路中心距不大于5m时,易被雪埋地段的轨面标高差不应大于(     )。(1.0分)
B
A.100mm
B.150mm
C.200mm
D.300mm
38.(45858)两线路中心距不大于5m时,易被雪埋地段的轨面标高差,道口处不应大于()。(1.0分)
A
A.100mm
B.150mm
C.200mm
D.300mm
39.(45859)《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区间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大于()。(1.0分)
A
A.20‰
B.25‰
C.30‰
D.35‰
40.(45860)《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区间正线的最大坡度,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大于()。(1.0分)
C
A.20‰
B.25‰
C.30‰
D.35‰
41.(45861)《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动车组走行线最大坡度不大于()。(1.0分)
D
A.20‰
B.25‰
C.30‰
D.35‰
42.(45862)《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最小坡段长度,300km/h区段一般不小于()。(1.0分)
C
A.700m
B.900m
C.1200m
D.2000m
43.(45863)《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最小坡段长度,300km/h区段困难条件下不小于(     )。(1.0分)
B
A.700m
B.900m
C.1200m
D.2000m
44.(45864)《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最小坡段长度,350km/h区段一般不小于()。(1.0分)
D
A.700m
B.900m
C.1200m
D.2000m
45.(45865)《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350km/h区段困难条件下不小于(     )。(1.0分)
B
A.700m
B.900m
C.1200m
D.2000m
46.(45866)线路设备大、中修验收时轨顶标高与设计标高误差不得大于(     )mm。(1.0分)
B
A.10
B.20
C.30
D.50
47.(45867)线路设备大、中修验收时三角坑应符合()标准。(1.0分)
A
A.作业验收
B.经常保养
C.临时补修
D.其他验收
48.(45868)线路设备大、中修完毕后,混凝土枕扣件位置正确,平贴轨底,顶紧挡肩,扣板歪斜及不密贴大于2mm者不得超过()(连续检查100头)。(1.0分)
A
A.6%
B.8%
C.10%
D.12%
49.(45869)线路设备大、中修完毕后,混凝土橡胶垫板、胶垫片及衬垫无缺少、损坏,歪斜者不得超过(     )(连续检查100头)。(1.0分)
B
A.6%
B.8%
C.10%
D.12%
50.(45870)《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规定,平均轨缝误差不得大于()mm。(1.0分)
A
A.3
B.6
C.5
D.40
51.(45871)《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规定,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     )mm。(1.0分)
B
A.3
B.6
C.5
D.40
52.(45872)《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规定,轨条轨端相错量不得超过()。(1.0分)
D
A.3
B.6
C.5
D.40
53.(45873)《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规定,无缝线路位移量铺设后5天内观测,伸缩区两端不得大于20mm,固定区不得大于()。(1.0分)
C
A.3
B.6
C.5
D.40
54.(45874)《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规定,轨枕位置轨枕方正、均匀,其误差不超过()。(1.0分)
D
A.3
B.6
C.5
D.40
55.(45875)线路大中修轨距验收标准: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线路轨距变化率不得大于(     )。(1.0分)
B
A.0.5‰
B.1‰
C.1.5‰
D.2‰
56.(45876)线路大中修捣固验收标准:空吊板连续检查50头,正线、到发线不得超过()。(1.0分)
A
A.8%
B.10%
C.12%
D.15%
57.(45877)线路大中修验收标准中,要求无缝线路钢轨轨条端头位移不得大于()。(1.0分)
C
A.5mm
B.10mm
C.20mm
D.40mm
58.(45878)线路大中修验收标准中,要求无缝线路钢轨固定区位移不得大于()。(1.0分)
A
A.5mm
B.10mm
C.20mm
D.40mm
59.(45879)线路大中修验收标准中,要求无缝线路钢轨缓冲区接头相错不得大于()。(1.0分)
D
A.5mm
B.10mm
C.20mm
D.40mm
60.(45880)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中,要求铁垫板及橡胶垫板、胶垫片齐全,歪斜的不得超过()。(1.0分)
A
A.6%
B.8%
C.10%
D.12%
61.(45881)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中,要求扣件齐全、密靠,离缝不得超过()。(1.0分)
A
A.6%
B.8%
C.10%
D.12%
62.(45882)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中,要求防爬设备齐全、有效,尖轨与基本轨、尖轨与尖轨间的相错量不得超过(     )。(1.0分)
B
A.5mm
B.10mm
C.20mm
D.40mm
63.(45883)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中,无缝道岔位移不得大于()。(1.0分)
A
A.5mm
B.10mm
C.20mm
D.40mm
64.(45884)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中,要求轨条始、终端落槽时的轨温均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同一单元轨条左、右两股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     )。(1.0分)
B
A.3℃
B.5℃
C.7℃
D.10℃
65.(45885)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中,要求跨区间或全区间无缝线路相邻单元轨条的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1.0分)
D
A.3℃
B.5℃
C.7℃
D.10℃
66.(45886)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中,要求缓冲区钢轨接头螺栓扭矩应保持在900~1100N•m,扭矩不足者不得超过()。(1.0分)
A
A.8%
B.6%
C.4%
D.12%
67.(45887)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中,要求轨距挡板、挡板座顶严、密靠、压紧,不密贴(缝隙大于2mm)的数量不超过(     )(连续检查100头),且无连续失效。(1.0分)
B
A.8%
B.6%
C.4%
D.12%
68.(45888)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中,规定不符合标准的扣件不超过()(连续检查100头),且无连续失效。(1.0分)
A
A.8%
B.6%
C.4%
D.12%
69.(45889)下面所列(     )由工务段负责。(1.0分)
B
A.负责设备故障的考核、处理
B.负责调查、分析故障原因
C.负责协调组织全局应急资源
D.负责实施工务设备故障的抢修处理
70.(45890)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车间、工区,发现线路断轨处所后要在(     )分钟内完成应急处置,达到限速开通线路的规定条件。(1.0分)
B
A.10
B.15
C.30
D.60
71.(45891)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车间、工区,如发现道岔部位断缝位于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密贴范围以外的易于加固处所时,(     )分钟内完成应急处置。(1.0分)
B
A.10
B.15
C.30
D.60
72.(45892)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车间、工区,对线路晃车现场处理时,要求()分钟内完成对晃车点前后各200m范围内轨道结构、几何状态的全面检查。(1.0分)
A
A.10
B.15
C.30
D.60
73.(45893)大机突发故障影响行车,如大型养路机械动力或传动故障,无应急系统时,捣固车、稳定车、配砟车要求()分钟内修复。(1.0分)
C
A.10
B.15
C.30
D.60
74.(45894)()不属于设备故障应急报告内容。(1.0分)
A
A.线路轨道结构情况
B.设备故障类型和具体位置
C.设备故障的发生时间
D.是否需要封锁线路进行抢修
75.(45895)无缝线路断缝为垂直断裂且断缝拉开(     )、上下左右无严重错牙时,应采用鼓包夹板及急救器(快速夹具)进行临时加固。(1.0分)
B
A.不大于30mm
B.不大于50mm
C.不小于30mm
D.不小于50mm
76.(45896)线路晃车处理时,如对晃车点前后各200m范围内轨道结构、轨道几何状态进行全面检查,无明显病害时,检查范围应扩大到前后各()m。(1.0分)
C
A.500
B.800
C.1000
D.1400
77.(45897)线路上发现钢轨伤损,应根据伤损程度用白铅油作标记。(     )表示连续轻伤。(1.0分)
A
A.|←△→|
B.|←△△→|
C.|←△△△→|
D.↑△△
78.(45898)线路上发现钢轨伤损,应根据伤损程度用白铅油作标记。(     )表示连续轻伤有发展。(1.0分)
B
A.|←△→|
B.|←△△→|
C.|←△△△→|
D.↑△△
79.(45899)线路上发现钢轨伤损,应根据伤损程度用白铅油作标记。(     )表示连续重伤。(1.0分)
C
A.|←△→|
B.|←△△→|
C.|←△△△→|
D.↑△△
80.(45900)线路上发现钢轨伤损,应根据伤损程度用白铅油作标记。(     )表示一点轻伤有发展。(1.0分)
D
A.|←△→|
B.|←△△→|
C.|←△△△→|
D.↑△△
81.(45901)当断缝小于30mm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在断缝处上好夹板或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固定,在断缝前后各50m拧紧扣件,并派人看守,限速放行()列车。(1.0分)
B
A.5~10km/h
B.15~25km/h
C.25~35km/h
D.35~45km/h
82.(45902)当断缝不大于50mm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在断缝处上好夹板或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固定,在断缝前后各50m拧紧扣件,并派人看守,限速放行()列车。(1.0分)
A
A.5km/h
B.15km/h
C.25km/h
D.45km/h
83.(45903)在非自动闭塞的电气化区段上更换钢轨时,换轨前应在被换钢轨()安设一条截面不小于70mm2的铜导线。(1.0分)
B
A.两端轨节间横向
B.两端轨节间纵向
C.横向和纵向各
D.两端的左右轨节间横向各
84.(45904)在自动闭塞的电气化区段上更换钢轨时,换轨前应在被换钢轨()设一条截面不小于70mm2的铜导线。(1.0分)
D
A.两端轨节间横向
B.两端轨节间纵向
C.横向和纵向各
D.两端的左右轨节间横向各
85.(45905)当轨温高于锁定轨温时,无缝线路钢轨断面上要承受温度压力。温度压力达到了一定值,无缝线路轨道就会出现横向变形。变形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基本上可分为:(     )三个阶段。(1.0分)
A
A.持稳-胀轨-跑道
B.胀轨-持稳-跑道
C.持稳-跑道-胀轨
D.跑道-持稳-胀轨
86.(45906)当发现无缝线路连续出现碎弯并有胀轨迹象时,必须加强巡查或派专人监视,观测轨温和线路方向的变化。若碎弯继续扩大,应设置:()防护,进行紧急处理。(1.0分)
B
A.移动停车信号
B.移动减速信号
C.作业标
D.现场防护
87.(45907)无缝线路作业中如发现轨向、高低不良,起道、拨道省力,轨端道碴离缝等胀轨迹象,必须(),及时采取防胀措施。(1.0分)
A
A.停止作业
B.注意观察
C.拨道但不可起道
D.起道但不可拨道
88.(45908)无缝线路作业中作业中或作业后,发现线路轨向不良,用长10m弦测量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当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平均值达到12mm时,在轨温不变情况下,过车后线路弯曲变形突然扩大,必须立即设置()信号,及时通知车站,并采取钢轨降温等紧急措施,消除故障后放行列车。(1.0分)
A
A.移动停车信号
B.移动减速信号
C.作业标
D.现场防护
89.(45909)发生胀轨跑道时必须立即()。有条件时可以采取浇水或喷洒液态二氧化碳等办法降低钢轨温度,整正线路,夯拍道床,按5km/h放行列车。(1.0分)
A
A.拦停列车
B.通知工长
C.通知车站
D.通知司机
90.(45910)Ⅰ级铁路电力牵引地段,限制坡度最大值一般情况下为()。(1.0分)
A
A.6‰
B.9‰
C.15‰
D.20‰
91.(45911)Ⅰ级铁路电力牵引地段,限制坡度最大值困难情况下为()。(1.0分)
C
A.6‰
B.9‰
C.15‰
D.20‰
92.(45912)Ⅱ级铁路电力牵引地段,限制坡度最大值困难情况下为()。(1.0分)
D
A.6‰
B.9‰
C.15‰
D.20‰
93.(45913)Ⅰ级铁路内燃牵引地段,限制坡度最大值一般情况下为(     )。(1.0分)
A
A.6‰
B.9‰
C.15‰
D.20‰
94.(45914)Ⅱ级铁路内燃牵引地段,限制坡度最大值困难情况下为()。(1.0分)
C
A.6‰
B.9‰
C.15‰
D.20‰
95.(45915)()上可以设置竖曲线。(1.0分)
A
A.圆曲线地段
B.缓和曲线地段
C.明桥面桥上
D.正线道岔范围内
96.(45916)(     )是表征轨道承受荷载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线路运营繁忙程度的主要标志。(1.0分)
C
A.列车轴重
B.列车速度
C.年通过总重
D.列车牵引质量
97.(45917)在一般铁路上,由于客、货混跑,轴重大、密度高,钢轨伤损比较突出,而随着轨道结构的强化和钢轨重型化,钢轨的伤损越来越集中于钢轨的(     )。(1.0分)
D
A.底部
B.腰部
C.下颚
D.头部
98.(45918)淬火层硬度,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785MPa的钢轨,布氏硬度应为(     )。(1.0分)
A
A.HB280~350
B.HB301~370
C.HB351~380
D.HB250~280
99.(45919)更换新道岔验收水平时,一是导曲线内股钢轨高度(     )外股钢轨高度,二是应符合作业验收标准。(1.0分)
A
A.不得高于
B.不得低于
C.等于或高于
D.等于或低于
100.(45920)Ⅲ型混凝土轨枕的轨下有效截面高度为(     )。(1.0分)
D
A.200m
B.201m
C.205m
D.230m
101.(45921)允许速度vmax>160km/h时,钢轨低头超过(     )时为重伤。(1.0分)
C
A.0.5mm
B.1mm
C.1.5mm
D.2mm
102.(45922)允许速度vmax>120km/h地段,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     )时为重伤。(1.0分)
B
A.0.5mm
B.1mm
C.1.5mm
D.2mm
103.(45923)Ⅲ型枕与Ⅱ型枕相比,道床的支承面积增加(     )。(1.0分)
C
A.10%
B.15%
C.17%
D.20%
104.(45924)Ⅲ型枕与Ⅱ型枕相比,端部侧面积增加(     )。(1.0分)
D
A.10%
B.15%
C.17%
D.20%
105.(45925)全焊无缝道岔内(     )要焊接或胶接。(1.0分)
D
A.侧股所有钢轨接头
B.除尖轨外的钢轨接头
C.直股所有钢轨接头
D.直、侧股所有钢轨接头
106.(45926)无缝道岔岔内钢轨焊连顺序为(     )。(1.0分)
D
A.曲股→直股→尖轨跟部
B.尖轨跟部→曲股→直股
C.直股→曲股→尖轨跟部
D.尖轨跟部→直股→曲股
107.(45927)无缝线路钢轨应有足够的(     ),以保证在动弯应力、温度应力及其他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不被破坏,仍能正常工作。(1.0分)
A
A.强度
B.刚度
C.稳定性
D.轨道横向阻力
108.(45928)无缝道岔尖轨及其前后各25m范围内的基本轨扣件扭矩应保持在(     )。(1.0分)
B
A.6~8N•m
B.60~80N•m
C.80~150N•m
D.120~150N•m
109.(45929)平行线间缩短单渡线反向曲线间的夹直线的长度,一般不应短于(     )。(1.0分)
A
A.10m
B.8m
C.12m
D.15m
110.(45930)两平行线间的交叉渡线,线间距小于(     )时,不宜铺设交叉渡线。(1.0分)
B
A.4.0m
B.4.1m
C.4.2m
D.3.8m
111.(45931)菱形交叉中(     )即为菱形交叉的号数。(1.0分)
A
A.锐角辙叉的号数
B.钝角辙叉的号数
C.锐角与钝角辙叉号数的平均值
D.单开道岔的号数
112.(45932)复式交分道岔中,固定型钝角辙叉以用在(     )及以下道岔上为宜。(1.0分)
D
A.12号
B.10号
C.9号
D.8号
113.(45933)可动型钝角辙叉由于心轨可以转换并贴靠基本轨,“有害空间”较短,有助于保证行车安全。目前(     )及以上的交分道岔都采用可动心轨型钝角辙叉。(1.0分)
C
A.12号
B.10号
C.9号
D.8号
114.(45934)交叉渡线一般由四组单开道岔(或对称道岔)和(     )菱形交叉组合而成。(1.0分)
A
A.一组
B.二组
C.三组
D.四组
115.(45935)液压起拨道器是起道、拨道两用的工具,适用于()钢轨线路的养护维修之用。(1.0分)
D
A.43kg/m
B.50kg/m
C.60kg/m
D.43~60kg/m
116.(45936)双边小型枕底清筛机主要适用于单线线路和线间距大于(     )的双线区段。(1.0分)
C
A.3.5m
B.4.5m
C.5.5m
D.6.5m
117.(45937)轨检车超限记录表中,“-”在高低中为(     )。(1.0分)
D
A.“左高”
B.“右高”
C.“高”
D.“低”
118.(45938)轨检车超限记录表中,“-”在水平中为(     )。(1.0分)
B
A.“左高”
B.“右高”
C.“高”
D.“低”
119.(45939)GJ-5型轨检车Ⅲ级超限报告中,超限位置所指出的里程实际上是该Ⅲ级超限的(     )。(1.0分)
C
A.起点里程
B.终点里程
C.峰值里程
D.中间里程
120.(45940)在轨道质量指数计算中,每200m单元区段中单个项目采样点个数为(     )。(1.0分)
D
A.100处
B.200处
C.500处
D.800处
121.(45941)轨道质量指数在允许速度vmax>160km/h区段,其合计数值的管理值为(     )。(1.0分)
A
A.10
B.13
C.15
D.18
122.(45942)根据超高波形确定曲线头尾核对病害里程时,ZH点图纸里程为:K52+135,该点的现场实际里程为K52+152,在其附近发生超限病害,图纸里程为K52+521,其现场里程应为(     )。(1.0分)
D
A.K52+521
B.K52+504
C.K52+152
D.K52+538
123.(45943)根据道岔有害空间核对病害里程时,有害空间的图纸里程为K231+187,现场实际里程为K231+201,在其附近发生超限病害,图纸里程为K231+423,其现场里程应为(     )。(1.0分)
D
A.K231+201
B.K231+423
C.K231+409
D.K231+437
124.(45944)轨检车检测中,允许速度vmax≤120km/h地段,车体横向加速度Ⅱ级的管理值为(     )m/s2。(1.0分)
B
A.0.6
B.0.9
C.1.5
D.2.0
125.(45945)轨检车检测中,允许速度vmax≤120km/h地段,高低(波长1.5~42m)Ⅱ级容许偏差管理值为(     )。(1.0分)
D
A.7mm
B.8mm
C.10mm
D.12mm
126.(45946)轨检车检测中,允许速度vmax≤120km/h地段,轨距Ⅱ级容许偏差管理值为(     )。(1.0分)
A
A.+12mm,-8mm
B.+10mm,-7mm
C.+8mm,-6mm
D.+8mm,-4mm
127.(45947)轨检车检测中,160km/h≥允许速度vmax>120km/h正线地段,三角坑Ⅵ级容许偏差管理值为(     )。(1.0分)
D
A.20mm
B.18mm
C.16mm
D.14mm
128.(45948)幅值同是1mm的正弦形不平顺,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波长1m时引起的轴箱振动加速度比波长10m时大(     )。(1.0分)
D
A.1倍
B.5倍
C.10倍
D.100倍
129.(45949)当行车速度一定时,不平顺病害的(     ),对行车平稳性影响越大。(1.0分)
D
A.波长越长、幅值越大
B.波长越短、幅值越小
C.波长越长、幅值越小
D.波长越短、幅值越大
130.(45950)客车运行速度不大于120km/h的情况下,对于客车,最不利的敏感波长为(     )。(1.0分)
B
A.5~10m
B.10~20m
C.20~50m
D.50m以上
131.(45951)在车速大于等于120km/h的快速线路上,监控管理的波长上限扩大到(     )以上。(1.0分)
C
A.10m
B.20m
C.30m
D.50m
132.(45952)GJ-4型轨道检查车在检测线路时,每行进约(     )计算机进行一次偏差数值的采集。(1.0分)
C
A.100mm
B.150mm
C.250mm
D.500mm
133.(45953)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内容不包含()。(1.0分)
A
A.初测
B.线路平面高程控制测量
C.线下工程施工测量
D.轨道施工测量
134.(45954)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的内容不包含()。(1.0分)
D
A.定测
B.线下工程施工测量
C.铺轨测量
D.运营维护测量
135.(45955)精密水准测量起闭于二等水准点,水准路线长度不宜超过()km。(1.0分)
C
A.0.5
B.1
C.2
D.3
136.(45956)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40mm。(1.0分)
A
A.50
B.40
C.30
D.20
137.(45957)减震型板式轨道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     )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35mm(1.0分)
B
A.50
B.40
C.30
D.20
138.(45958)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袋装灌注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应与轨道板底部密贴,轨道板边角悬空深度应小于()mm。(1.0分)
C
A.50
B.40
C.30
D.20
139.(45959)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型挡台分圆形和半圆形,半径()mm,其周围填充树脂的厚度40mm,不应小于30mm。(1.0分)
A
A.260
B.100
C.50
D.30
140.(45960)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应与轨道板底部和支承层或底座板密贴,砂浆充填层厚度为()mm,不应小于20mm,不宜超过40mm。(1.0分)
C
A.50
B.40
C.30
D.20
141.(45961)高速铁路路基填料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内应小于()mm,在基床以下路堤内应小于()mm。(1.0分)
C
A.30,50
B.30,60
C.60,75
D.60,100
142.(45962)高速铁路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m的渐变段。(1.0分)
C
A.6
B.8
C.10
D.12
143.(4596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的横向排水坡。(1.0分)
C
A.2%
B.3%
C.4%
D.5%
144.(45964)高速铁路基床表层厚度无砟轨道为()m,有砟轨道为0.7m,基床底层厚度为2.3m。(1.0分)
A
A.0.4
B.0.6
C.0.7
D.1.3
145.(45965)不易风化的硬质岩基床,铺设有砟轨道时,开挖至路基面以下0.2m处,开挖面由路基中心向两侧设()的横向排水坡,其上填筑级配碎石。(1.0分)
C
A.2%
B.3%
C.4%
D.5%
146.(45966)高速铁路路堑均应设置侧沟平台,平台宽度不宜小于(     )m。(1.0分)
B
A.0.9
B.1
C.1.2
D.1.6
147.(45967)高速铁路渗水暗沟和渗水隧洞的纵坡不宜小于()。(1.0分)
D
A.2‰
B.3‰
C.4‰
D.5‰
148.(45968)高速铁路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的纵坡不应小于()。(1.0分)
A
A.2‰
B.3‰
C.4‰
D.5‰
149.(45969)()不属于桥上无缝线路钢轨纵向附加应力。(1.0分)
A
A.牵引力
B.制动力
C.伸缩力
D.挠曲力
150.(45970)影响桥上无碴轨道平顺性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中不包含()。(1.0分)
D
A.墩台基础工后沉降
B.预应力混凝土梁在运营期间的残余徐变上拱
C.桥面高程施工误差
D.养护维修方法不正确
151.(45971)桥长超过()km时,应结合地面道路条件,每隔3km(单侧6km)左右,在线路两侧交错设置1处可上下桥的救援疏散通道。(1.0分)
C
A.1
B.2
C.3
D.4
152.(45972)客运专线桥梁顶面宜设置不小于(     )的横向排水坡。(1.0分)
B
A.1%
B.2%
C.3%
D.4%
153.(45973)凡未办理验交的线路、桥隧等设备,由(     )负责巡查养护,保证行车安全。(1.0分)
B
A.设备管理单位
B.施工单位
C.设备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负责
D.施工完成后24h自行交由设备管理单位
154.(45974)双线区段线桥工区应配备的红色信号旗数量为(     )。(1.0分)
D
A.2面
B.4面
C.6面
D.9面
155.(45975)在电气化铁路线路上作业的起道或拨道量超出有关规定时,必须先通知(     )予以配合。(1.0分)
C
A.工务工区
B.电务工区
C.接触网工区
D.车站
156.(45976)小型养路机械上道作业时,应设置(     )防护;防护设备应采用自动报警器或无线通信等装置。(1.0分)
A
A.移动停车信号
B.移动减速信号
C.行车故障
D.作业标
157.(45977)线上作业和上道检查,遇有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了望时,(     )。(1.0分)
A
A.应停止作业,必须作业时,应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保证来车之前按规定的距离及时下道
B.必须停止作业
C.只要设置防护可照常作业
D.只能上道检查,不能线上作业
158.(45978)线路允许速度(     )的区段,巡道、巡守人员应在路肩上行走,并注意察看线路状态。(1.0分)
C
A.vmax>60km/h
B.vmax>80km/h
C.vmax>120km/h
D.vmax>200km/h
159.(45979)使用小型机械作业时,其下道架应有专人负责,并随主机移动,距离不得大于(     )。(1.0分)
D
A.50m
B.30m
C.20m
D.15m
160.(45980)钢轨打磨时,其他人员应远离打磨(     )。(1.0分)
B
A.左侧
B.前方
C.两侧和前方
D.左侧和前方
161.(45981)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     )。(1.0分)
C
A.3m
B.5m
C.10m
D.15m
162.(45982)乙炔瓶与氧气瓶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1.0分)
B
A.3m
B.5m
C.10m
D.15m
163.(45983)风动工具试风或放出残余冷风时,工具头必须(     )。(1.0分)
D
A.向前
B.向后
C.向右上方
D.向下
164.(45984)采用乙炔切割或烧孔的钢轨,必须在(     )内更换。(1.0分)
C
A.8h
B.12h
C.24h
D.3d
165.(45985)(     )不属于视觉信号基本颜色。(1.0分)
B
A.红色
B.白色
C.黄色
D.绿色
166.(45986)在昼间遇降雾、暴风雨雪及其他情况,注意或减速信号显示距离不足(     ),应使用夜间信号。(1.0分)
B
A.200m
B.400m
C.800m
D.1000m
167.(45987)线路设备维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     )。(1.0分)
C
A.使用时间
B.超期运载时间
C.使用寿命
D.运输能力
168.(45988)线路设备大修应贯彻“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     ),线路质量均衡”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的方针,并应采用无缝线路。(1.0分)
D
A.养修季节合理
B.修理周期延长
C.修理周期缩短
D.修理周期合理169.(45989)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原则。(1.0分)
B
A.以修为主
B.修养并重
C.维修、大修并重
D.只修不养
170.(45990)线路设备大修应由大修设计和施工专业队伍承担,采用必要的(     )和运输车辆,并安排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施工天窗。(1.0分)
D
A.施工工具
B.养路机械
C.测量仪器
D.施工机械
171.(45991)线路设备维修应实行天窗修制度,并实行(     )的管理体制。(1.0分)
A
A.检修分开
B.养修分开
C.检修一体化
D.修养并重
172.(45992)线路设备修理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     )方法,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施工作业质量,降低成本。(1.0分)
C
A.养护维修
B.大修施工
C.施工作业
D.科学管理
173.(45993)检修分开的基本原则是实行专业检查和机械化集中修理,实现(     )的异体监督。(1.0分)
D
A.养护与维修
B.检查与整治
C.检测与保养
D.检查与维修
174.(45994)线路工区主要负责(     )、临时补修、故障处理。(1.0分)
A
A.线路设备巡查
B.线路设备整修
C.设备检查
D.线路设备动态观测
175.(45995)工务机械段负责综合维修的大型养路机械作业项目,工务段配合施工,并负责其他作业项目和(     )。(1.0分)
B
A.质量回检
B.质量验收
C.检查验收
D.材料回收
176.(45996)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地段,路肩宽度不得小于1.0m;线路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路堤地段不得小于(     )。(1.0分)
C
A.0.4m
B.0.6m
C.0.8m
D.1.0m
177.(45997)电缆沿路堑顶部埋设时,应在堑顶天沟边2m以外。如无天沟,应在堑顶边(     )以外。(1.0分)
D
A.2m
B.3m
C.4m
D.5m
178.(45998)线路大、中修后,无垫层的碎石道床,枕下清砟厚度不得小于(     )。(1.0分)
B
A.200mm
B.300mm
C.350mm
D.400mm
179.(45999)允许速度大于(     )的线路,无垫层时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450mm。(1.0分)
D
A.80km/h
B.60km/h
C.100km/h
D.120km/h
180.(46000)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     )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1.0分)
B
A.维修
B.保护
C.看管
D.巡视
181.(46001)防洪规划是(     )、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1.0分)
A
A.江河
B.海河
C.河流
D.水库
182.(46002)防治江河洪水,应当蓄泄兼施,充分发挥河道行洪能力和水库、洼淀、湖泊调蓄洪水的功能,加强(     ),因地制宜地采取定期清淤疏浚等措施,保持行洪畅通。(1.0分)
A
A.河道防护
B.河流防护
C.江河防护
D.水库防护
183.(46003)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可以处(     )的罚款。(1.0分)
A
A.五万元以下
B.五万元以上
C.三万元以上
D.三万元以下
184.(46004)受洪水威胁地区的油田、管道、铁路、公路、矿山、电力、电信等企业、事业单位应当(     ),兴建必要的防洪自保工程。(1.0分)
C
A.政府投资
B.部门投资
C.自筹资金
D.保险资金
185.(46005)高速铁路正线线路平面最大曲线半径为()m。(1.0分)
D
A.3500
B.5000
C.7000
D.12000
186.(46006)区间(或站内)正线,速度Vmax=200km/h,线间最小距离为()mm。(1.0分)
A
A.4400
B.4600
C.4800
D.5000
187.(46007)区间(或站内)正线,速度200km/h<v≤250km/h,线间最小距离为()mm。(1.0分)
B
A.4400
B.4600
C.4800
D.5000
188.(46008)区间(或站内)正线,速度250km/h<v≤300km/h,线间最小距离为()mm。(1.0分)
C
A.4400
B.4600
C.4800
D.5000
189.(46009)区间(或站内)正线,速度300km/h<v≤350km/h,线间最小距离为()mm。(1.0分)
D
A.4400
B.4600
C.4800
D.5000
190.(46010)曲线平面改造,使用小型养路机械捣固作业,施工期间,当日列车限速的速度阶梯是(     )。(1.0分)
A
A.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不少于4h,以后限速60km/h至下次封锁前1h
B.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不少于12h,以后60km/h、80km/h、120km/h各不少于24h,其后正常(允许速度≤120km/h的线路为80km/h,24h后恢复正常)
C.第一列15km/h,第二列25km/h,第三列45km/h,不少于4h,以后限速60km/h至下次封锁前1h
D.第一列15km/h,第二列25km/h,第三列45km/h,不少于4h,以后60km/h、80km/h、120km/h各不少于24h,其后正常
191.(46011)曲线平面改造,使用小型养路机械捣固作业,施工结束,开通后列车限速的速度阶梯是(     )。(1.0分)
B
A.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不少于4h,以后限速60km/h至下次封锁前1h
B.第一列25km/h,第二列45km/h,不少于12h,以后60km/h、80km/h、120km/h各不少于24h,其后正常(允许速度≤120km/h的线路为80km/h,24h后恢复正常)
C.第一列15km/h,第二列25km/h,第三列45km/h,不少于4h,以后限速60km/h至下次封锁前1h
D.第一列15km/h,第二列25km/h,第三列45km/h,不少于4h,以后60km/h、80km/h、120km/h各不少于24h,其后正常
192.(46012)施工地点在站外,距离进站信号机(站界标)大于60m而小于860m时,移动停车信号牌应设置在()。(1.0分)
D
A.距施工地点20m处
B.距施工地点50m处
C.距施工地点860m处
D.进站信号机(站界标)处
193.(46013)现场防护人员应站在距施工地点的(     )附近,且瞭望条件较好的地点显示停车手信号。(1.0分)
C
A.20m
B.50m
C.第一个响墩内20m
D.最后一个响墩内
194.(46014)在站内线路上施工,如不能加锁或钉固,施工地点距离道岔大于50m时,在(     )处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1.0分)
B
A.施工地点各20m
B.施工地点各50m
C.施工地点各60m
D.基本轨接头处或警冲标相对
195.(46015)小型养路机械上道作业时,(     )应确认设置好防护。(1.0分)
A
A.施工负责人
B.驻站联络员
C.车站值班员
D.现场防护员
196.(46016)小型养路机械上道作业时,应设置(     )防护;防护设备应采用自动报警器或无线通信等装置。(1.0分)
A
A.移动停车信号
B.移动减速信号
C.行车故障
D.作业标
197.(46017)使用小型机械作业时,其下道架应有专人负责,并随主机移动,距离不得大于(     )。(1.0分)
D
A.50m
B.30m
C.20m
D.15m
198.(46018)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人身伤亡是不可抗力或者受害人自身原因造成的,铁路运输企业()赔偿责任。(1.0分)
C
A.承担
B.部分承担
C.不承担
D.相应承担
199.(46019)铁路运输企业及其职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造成事故的,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或者(     )依法追究行政责任。(1.0分)
A
A.铁路管理机构
B.单位
C.上级主管部门
D.人民法院
200.(46020)在区间装、卸轨料及砂石料的作业,由(     )担任施工负责人。(1.0分)
B
A.职务不低于班长的人员
B.职务不低于工长的人员
C.职务不低于车间主任的人员
D.段级领导
201.旧轨分为三类。(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02.经钢轨管理部门确认,仅不需整修再次使用的旧轨,为再用轨。(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03.在距轨端0.5m~1m非工作边轨腰处用红底白字标明钢种、整修年月和钢轨长度。(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04.6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锈蚀后轨底边缘剩余厚度不小于8mm。(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05.6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锈蚀后轨腰剩余厚度不小于10mm。(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06.再用轨轨头下颚透锈裂纹不得超过0.2mm。(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07.50kg/m旧钢轨一级伤损限值,不得出现剥离裂纹。(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08.50kg/m旧钢轨二级(整修前)伤损限值,剥离裂纹深度小于1.5mm。(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09.请输入试题正文(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10.一级再用轨适于进行综合整修,二级再用轨适于进行一般整修。(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11.二级再用轨为表面状态介于一级再用轨和三级再用轨之间,通过一般整修(即不需对轨头进行铣削加工)后可以在次一级线路再用的旧轨。(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12.长度小于9m的钢轨不再锯切使用。(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13.钢轨矫直,主要是消除钢轨的硬弯。(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14.铣削后钢轨高度和宽度相差分别在0.5mm以内的同批旧钢轨允许焊接,相同工作边对焊。(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15.旧钢轨轨头铣削主要是除踏面表面裂纹、擦伤、鞍型磨耗、波浪磨耗、肥边等各类伤损。(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16.60kg/m整修轨焊接检验要求按50kg/m焊接接头标准执行。(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17.所谓坡度,即铁路线路的高程变化率,用百分率表示。(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18.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相邻两坡段的交点叫变坡点。(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19.两变坡点之间的斜坡距离叫坡段长度。(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20.最小坡段长度不宜连续使用2个以上。(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21.V允许速度≤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20m范围内竖曲线的变坡率,凸形不应大于0.5‰,凹形不应大于1‰。(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22.V允许速度≤160km/h的线路,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2‰,应设置竖曲线。(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23.160km/h<V允许速度≤200km/h的线路坡度代数差大于等于1‰,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24.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的连接顺坡,应设在大修地段以内。(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25.竖曲线不得与竖曲线、缓和曲线重叠,不得侵入道岔及无砟桥梁上。(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26.铁路线路所包含的坡度有上坡、下坡。(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27.所谓坡度,即每100m水平距离高程上升或下降的数值。(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28.在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线路设备大修时,为了改善既有线路坡度,应适当调整接触网高度。(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29.两线路中心距不大于5m时,其轨面标高应设计为同一水平。(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30.竖曲线(变坡点)不得与钢轨伸缩调节器重叠设置。(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31.竖曲线不可以与曲线重叠。(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32.竖曲线不得侵入无砟桥梁上。(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33.《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最大竖曲线半径不应大于30000m。(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34.《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最小竖曲线长度不得小于25m。(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35.线路设备大、中修验收时轨距应符合作业验收标准。(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36.线路设备大、中修验收,主要项目一次达到标准,可评为“优良”。(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37.线路设备大、中修验收,主要项目不符合标准,次要项目漏项或不合格,经整修后复验达到标准,评为“优良”或“合格”。(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38.线路设备大、中修完毕后,木枕垫板歪斜及不密贴者不得超过8%(连续检查100头)。(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39.线路设备大、中修完毕后,新钢轨接头相错:直线不得超过40mm。(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40.线路设备大、中修完毕后,新钢轨接头相错:曲线不得超过40mm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41.更换新道岔验收时,基本轨、导轨钢轨无硬弯,钢轨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不得超过2mm。(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42.《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规定,道岔钢轨编号,各部尺寸用油漆标记正确,字迹清晰。(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43.更换新道岔验收,主要项目一次达到标准,可评为“优良”。如有主要项目不符合标准,次要项目漏项或不合格,经整修后复验达到标准,也可评为“优良”。(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44.更换新道岔验收,如有主要项目不符合标准,次要项目漏项或不合格,经整修后复验达到标准,评为“合格”。(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45.工务设备故障应急处理主要由工务段负责。(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46.工务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安全时必须做到“先防护,后处理”,不得冒险放行列车。(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47.工务设备故障抢修过程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开通线路必须严格确认放行列车条件,故障处理完毕,放行列车或单机时速度正常。(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48.路局工务处根据工务设备故障抢修方案,及时安排线路封锁、限速开通等工作。(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49.工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负责工务设备故障抢修质量的把关,审核、确认线路开通条件。(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50.工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设备故障处理完毕后,负责故障设备的进一步检查、处理,尽快恢复设备正常。(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51.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车间、工区接到检测发现大值偏差的信息后,要在5分钟内组织好检查、抢修人员、机具等,做好出动准备,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52.道岔部位断缝位于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密贴范围以外的易于加固处所时,按钢轨折断处理办法进行应急处理或临时处理。(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53.线路晃车处理时,如检查发现轨道几何状态不良,出现Ⅳ级以上偏差时,应组织进行整治或根据现场状态限速运行到维修天窗进行处理。(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54.轨检车检查出轨道几何尺寸Ⅲ级偏差,现场检查发现基础或轨道结构病害,应申请封锁线路进行处理,由抢修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开通条件开通线路。(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55.异物侵限报警故障处理时,如检查发现线路上有异物侵限时,应立即通知驻所联络员(或驻站联络员通过驻所联络员)登记本线封锁、邻线限速160km/h,组织人员进行排除。(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56.道口发生故障时,有故障报警器的道口立即启动道口无线故障报警器,向列车司机及车站发出无线语音报警,告知前方道口发生故障,必须迅速采取紧急停车措施。(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57.塌方落石侵入限界时,立即办理封锁线路手续,拦停来车。(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58.单股钢轨折断时,在断缝前后联接好两根横向联接导线(或在断缝前后联接一根纵向导线)后,再进行处理。(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59.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时,应先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离约为8m,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的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的断缝值,作好记录。(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60.钢轨折损严重或断缝大于50mm,以及紧急处理后,不能立即焊接修复时,应封锁线路,切除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长度不短于6m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在短轨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但不得大于160km/h。(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61.采用铝热焊时,插入短轨长度等于切除钢轨长度减去2倍预留焊缝值。先焊好一端,焊接另一端时,先张拉钢轨,使断缝两侧标记的距离等于原丈量距离减去断缝值后再焊接。(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62.在线路上焊接时,气温不应低于0℃。放行列车时,焊缝温度应低于300℃。(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63.高温季节不应安排综合维修和影响线路稳定的作业。如必须进行综合维修或成段保养时,应有计划地先放散后作业,并适时重新做好放散和锁定线路工作。其他保养和临时补修,可采取调整作业时间的办法进行。(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64.无缝线路地段应根据季节特点、锁定轨温和线路状态,合理安排全年维修计划。(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65.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应安排锁定轨温较高地段进行综合维修;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应安排锁定轨温较低或薄弱地段进行综合维修。(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66.进行无缝线路维修作业,必须掌握轨温,观测钢轨位移,分析锁定轨温变化,按实际锁定轨温,根据作业轨温条件进行作业,严格执行“维修作业半日一清,临时补修作业一撬一清”和“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制度。(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67.无缝线路维修作业应在维修地段按需要备足道碴,起道前应先拨正线路方向,起、拨道机不得安放在铝热焊缝处,列车通过前,起道、拨道应做好顺坡、顺撬,扒开的道床应及时回填、夯实。(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68.无降温条件或降温无效时,应立即截断钢轨(普通线路应拆开钢轨接头)放散应力,整正线路,夯拍道床,首列放行列车速度不得超过5km/h,并派专人看守、整修线路,逐步提高行车速度。(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69.无缝线路发生胀轨跑道时,应对胀轨跑道情况按规定内容做好登记。(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70.当轨温高于锁定轨温时,无缝线路钢轨断面上要承受温度压力。温度压力和轨温的正向变化度数成反比(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71.无缝线路轨道在温度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叫胀轨。(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72.当气温高于锁定轨温时,在无缝线路作业,才须测轨温。(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73.交叉渡线一般由四组单开道岔(或对称道岔)和一组菱形交叉组合而成。(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74.菱形交叉由两组相同角度的钝角辙叉和两组相同角度的锐角辙叉组成。(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75.锐角辙叉的号数即为菱形交叉的号数。(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76.菱形交叉组合使用时,与四组同型号单开道岔组成交叉渡线。(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77.菱形交叉直角交叉则有四组直角辙叉。(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78.“92”型交叉渡线采用高锰钢整铸式钝角辙叉,可通用于线间距为5.0m、5.3m、5.5m及6.5m交叉渡线。(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79.“92”型交叉渡线锐角辙叉采用高锰钢整铸式,可通用于线间距为5.0m、5.3m、5.5m及6.5m交叉渡线。(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80.菱形交叉由两组锐角辙又及护轨和两组钝角辙叉组成。(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81.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道时必须设置交分道岔。(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82.复式交分道岔辙叉号数愈大,尖轨愈长;导曲线半径愈大,道岔愈小。(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83.复式交分道岔的锐角辙叉采用同号数的单开道岔锐角辙叉。(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84.平行线间的缩短单渡线的曲线半径R不能大于道岔导曲线半径值。(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85.平行线间的单渡线,由两组相同号数的单开道岔和两道岔间的连接直线组成。(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86.平行线间的缩短单渡线,由半径相同的反向曲线连接,并在两曲线间以及曲线与岔尾间各设置连接直线段。(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87.为使平行线间能够铺设渡线,两道岔间的连接夹直线长度不得短于零。(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88.两线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叉的两线路可为直线,不可为曲线。(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89.两线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叉的两线的轨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90.菱形交叉单独使用时,两条直线轨道相交而构成菱形交叉,无其他道岔设备配合。(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91.菱形交叉组合使用时,即将菱形交叉与两条曲线轨道组合成复式交分道岔。(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92.菱形交叉曲直交叉和曲线交叉都有两组不同角度的锐角辙叉和两组不同角度的钝角辙叉。(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93.两平行线间的交叉渡线,线间距大于或等于5.1m时,单开辙叉理论中心与锐角辙叉理论中心之间沿线路纵向方向的距离较大,两辙叉可分别设置各自的护轨时,应分别设置护轨。(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94.固定型钝角辙叉构造上存在较长的“有害空间”。号数越大,未被防护的“有害空间”越短。(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95.我国复式交分道岔均采用对称式转辙方式。(1.0分)
B
A.正确
B.错误
296.两平行线间的交叉渡线,线间距在4.3~5.1m范围内时,单开辙叉理论中心与锐角辙叉理论中心沿线路纵向方向上的距离较近,不能分别设置各自的护轨,但两辙叉的“有害空间”不相重叠。此时可将两辙叉的翼轨作相应的延长,以代替护轨。(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97.两平行线间的交叉渡线,线间距小于4.3m时,单开辙叉及锐角辙叉的“有害空间”在线路方向上部分或全部重叠。为保证轮对能安全通过,应采用缩小菱形锐角辙叉单开道岔辙叉咽喉的办法,以延长翼轨制约车轮走行的范围,缩短有害空间。(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98.交叉渡线中四组单开道岔的辙叉和两组菱形交叉的锐角辙叉能否利用既有的标准单开道岔的辙叉,要按照线间距离大小确定。(1.0分)
A
A.正确
B.错误
299.交叉渡线的平行线间距离愈大,其单开道岔辙叉理论尖端至菱形锐角辙叉理论尖端的距离愈长。(1.0分)
A
A.正确
B.错误
300.新建铁路不宜设计复曲线。(1.0分)
B
A.正确
B.错误
301.直线与圆曲线间应采用二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
   下载地址   
   查看    人气:407
   下载    人气:490
 
   相关文件
2019南昌局工务岗位星级理论一月份题库 530
2019电务总公司抽考普速车站与区间题库 859
2019助理值班员规章学习条款题库 2798
2019武汉局高铁车长题库 1188
2019年北京车辆段客车检车员题库 489
2019普速线路工脱产培训题库 293
2019上海局列车行李员题库 188
     如果您发现该文件不能下载,请点击报告错误;